5年!5个“关键字”看上海废弃物分类迈入新阶段殷桃学生时代:自称为随处崇尚,网民:看完水手服照,换我也不敢追

今天,是《北京市日常生活废弃物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十周年。上周,国语日报本报记者走访调查杭城数个住宅小区、森林公园、熏蒸剂物中转、店铺、路政企业,了解废弃物进行分类整件“小事”为北京带来的“大改变”。从“新风尚”到“新日常”,迈入新阶段的北京废弃物进行分类更精确、更自由民主、更睿智、更低碳和更有趣。

更精确

用公交广播系统的方式为废弃物保洁精确钟声,你见过吗?在黄浦区数个住宅小区、菜市场、临街店铺的废弃物清运技术指标上,新增了一块“指示牌”,能表明废弃物保洁车的预计到站天数。根据指示牌广播系统和智能手机消息,路政工能在工程车到达前拖出废弃物桶,减少废弃物桶在箱房内的曝露天数。

5年!5个“关键字”看上海废弃物分类迈入新阶段殷桃学生时代:自称为随处崇尚,网民:看完水手服照,换我也不敢追(图1)

辑要:黄浦区“日常生活废弃物保洁公交指示绒兰精确钟声示范点公交线路”,可表明保洁车的到站天数 国语日报本报记者 周馨 摄(下同)

上午9时05分,浦西市中区均泰丽轩住宅小区废弃物箱房内的“指示牌”表明保洁车预计于9时15分到达,路政工智能手机上也跳出了“车将到站”的短信。指示牌上,还表明出清运车的车牌号、清运单位和桶数等信息。随后,路政工将湿废弃物桶拖到泰州路上,保洁车到站后完成保洁,整个过程只用了几秒钟。

精确清运减少了废弃物桶的露天曝露天数,最大的受益者是住户。“以前为的是不错过废弃物车,路政工会提早很久就把废弃物桶拖出来,臭味飘到五六楼。现在有了精确的保洁天数,路政工只要提早几秒钟拖出废弃物桶,清理完后又马上拉回箱房,几乎闻不到那股味道了。”住宅小区住户郑丽萍说。

据悉,这条公交线路是湿废弃物定向保洁公交线路,共10个技术指标,从静安四季公寓到三和花园,沿途经过居民区、菜市场、临街门店等,该站是第7站。全区目前共计干废弃物、湿废弃物、厨余废弃物3条广播系统式清运试点工作公交线路,区绿化市容局前期组织数个街镇和区城发集团开展实地调研和实地考察交流,在不打破旧有保洁排班原则的前提下修正公交线路,并对清运人员做好上岗培训。

目前,试点工作公交线路的清运工程车上均安装GPS定位,可根据路况预估到站天数。“我们发现很多技术指标只有一两桶,很多则有20多桶,保洁的用时不一样。下一步,我们想把每个技术指标的清运天数纳入算法中,让广播系统更精确。”运营方产品经理陈浩说。

更自由民主

废弃物箱房扩建,要听住户意见建议;导入天数修正,是心声的体现;箱房减少功能,仍要住户做主……在静安区枫林市中区宛南六村,围绕“废弃物进行分类”,政府部门不厌其烦地征求、投票、实地考察,践行全过程人民自由民主,只为的是让“扔废弃物”整件每晚要做的事更简单方便。

住宅小区废弃物房,原本只有37平方米,圆筒经常敞开,门前又脏又乱。为改善硬件条件,箱房需要“提速”,但在征求住户意见建议时,靠近废弃物房两幢楼的住户都表示反对。“当时住户觉得,住在废弃物房边上已经很脏了,面积扩大后环境会更差。”宛南六村住户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说,为的是打消住户的顾虑,居委会干部等带着设计方案和设计图,一家家上门解释,保证改造好会更整洁。

看着设计图上漂亮的箱房,住户们最后终于投了赞成票。如今,近范孙楼的废弃物箱房与设计图如出一辙,外立面的灯带、景观小品等组成一幅青山绿水图,甚至有住户戏称“住宅小区里添了一座咖啡吧”。圆筒则采用智能感应开启,在非导入全天保持关闭。

5年!5个“关键字”看上海废弃物分类迈入新阶段殷桃学生时代:自称为随处崇尚,网民:看完水手服照,换我也不敢追(图2)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日常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辑要:静安区宛南六村透过日常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精品示范点居民区创建,提升了住宅小区人居环境

进行分类导入的天数段也经历了5次修正,如今,每晚早、中、晚共计7小时可供导入。“每次修正都是考虑到住户的需求,很多上班族早出晚归,很多老人午饭后要扔一次废弃物。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后,逐渐修正到现在那些全天。”孙嵘捷表示。

接下来,住宅小区还准备对提速后的废弃物房内部进行功能强化,目前正在头脑风暴阶段。到底是减少湿废弃物就地处理设备,还是减少将湿废弃物冷冻储存、减少异味的设备?最终,还是住户做主。

更睿智

在大数据时代,拥有一个“睿智大脑”无疑对各行各业都有裨益,北京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同样在向睿智化、数据化发展。

北京徐汇路政服务有限公司去年起投入使用“睿智化管理网络平台”,后台能看见废弃物保洁的技术指标、公交线路、工程车状况及人员状况,还能看见每辆车的实时视频。保洁的废弃物与否干湿分离?湿废弃物车与否保洁了棕色的湿废弃物桶?司机操作与否规范?……那些都能透过车上装载的6路监控摄像头看见。

业务部经理冯超表示,公司旧有保洁干废弃物区间车101个、湿废弃物区间车29个、厨余废弃物区间车18个,总计148个。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区内技术指标情况复杂多样,基本实施“一住宅小区一方案”。比如衡复风貌区老旧住宅小区多,很多甚至连废弃物箱房都放不下,每晚要去清桶二三次;康健地区遍布学校,上下学高峰期接送工程车很多,废弃物保洁公交线路不得不避开那些全天。

以往,那些“特例”需要靠一线经验来人为修正。投入使用睿智路政网络平台后,公司对区间车和保洁数据作了大数据分析,透过分拆区间车、强化公交线路及减少技术指标数量来提高作业效率。比如,晶貌路政分公司针对存在重叠公交线路的工程车作了分拆,重新规划湿废弃物技术指标;徐浦子公司将旧有的5个干废弃物保洁区间车分拆为4个,将多余工程车作为备车应对突发情况。经过修正,公司总体的区间车修正强化幅度达到12%,路政工程车的有效工时从不足60%提升到70%以上。

更低碳

废弃物进行分类与低碳节能的绿色日常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近期,黄浦区小东门市中区的黄家路正在打造区内首个“低碳街区”。

浩城华苑入口处,废弃物箱房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和智能感应门,在导入全天内,只要站到废弃物箱房前,导入口就会打开。废弃物箱房边,两只用旧轮胎做的凳子,供住户闲坐聊天之用。北京城投的精细化进行分类智能回收箱,则让纸张、织物、金属、塑料等熏蒸剂物各有去处。

5年!5个“关键字”看上海废弃物分类迈入新阶段殷桃学生时代:自称为随处崇尚,网民:看完水手服照,换我也不敢追(图3)

辑要:黄浦区黄家路55弄的废弃物厢房有感应功能,只要人走近,废弃物箱的投递口就会自动打开

“熏蒸剂物既能交给路政工处理,也能扔在熏蒸剂物桶里或扔进智能回收机,还能等待城投集中上门回收时一次性处理。不同年龄段都能找到合适的交投方式,老年人喜欢集中处理换现金,小朋友喜欢操作智能回收机。”住宅小区住户说。不仅如此,今后住宅小区对面还将建成一个熏蒸剂物惠民服务点,与“低碳工坊”融合,既满足住户卖废品的需求,也可让大家更方便地参与低碳活动。

除了熏蒸剂物的循环利用,街上的墙绘、花坛、灯光布置,处处体现“低碳”。黄家住宅小区入口有一组环保花坛,用“乐在骑中”“种植成城”“巾巾计较”“袋袋相传”等谐音梗提醒大家,循环利用才是可持续发展之本。街上4组光伏花坛在紧张施工中,花朵与绿叶初见雏形。今后,花坛白天能透过光伏板吸收光能,转换为电能后为夜晚花坛亮灯供能。此外,街区墙面将绘制融入社区小朋友想法的“追光小故事”。

小东门市中区社区管理办主任鲁瑛说,“低碳街区”自2022年起打造,针对墙面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选取低碳环保主题进行“微更新”,在建设中采用了塑木等新型环保材料。今后,“低碳街区”将向周边道路延伸,花坛、地面、墙面等会添置低碳环保装置,形成低碳理念的闭环。

与此同时,市绿容局联合了绿色账户、城投相关企业和高校等14家单位组成政产学研团队,启动北京废弃物进行分类碳普惠体系探索和实践。团队分别以废弃物进行分类前后为基准,梳理了不同场景下干、湿废弃物(对比混合废弃物)及熏蒸剂物的清运、处理等关键环节的104项碳排放计算公式,结合实际数据,最终得出初步结论——以2021年实际废弃物量数据计算,北京废弃物进行分类全过程是减碳的,年减排量约117万吨。住户源头导入和后端企业的贡献比约为7∶3。

目前,城投江湾宽庭租赁社区已搭建废弃物进行分类智能监测设备,团队将继续跟踪住户废弃物进行分类碳普惠基础数据和减排量情况。

更有趣

兴趣是热爱的前提,热爱是坚持的动力。要让拥有2400多万人口的城市坚持废弃物进行分类,提升趣味性尤为重要。透过漫步、参观、互动、体验等,“进行分类导入、进行分类收集、进行分类运输、进行分类处置”的日常生活废弃物全程进行分类体系,将更直观地展现在市民眼前。

5年!5个“关键字”看上海废弃物分类迈入新阶段殷桃学生时代:自称为随处崇尚,网民:看完水手服照,换我也不敢追(图4)
广告
因为得到美女欣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辑要:建民绿地森林公园内,彩色正方体坐凳上印着废弃物进行分类的各种好处

在交通路以南、中山北路以西的建民绿地森林公园内,废弃物进行分类的主题妙趣横生。森林公园正门处,几个彩色正方体凳子暗藏玄机,告诉游客“回收1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能使1个灯泡亮4个小时”“每回收1公斤旧衣物,可保证4.3公斤二氧化碳不被排放”等知识。环形步道则涂上了红、蓝、棕、黑四种颜色,代表四类主要废弃物。科普节点处,着重介绍容易分错的废弃物,比如粽叶是干废弃物、小龙虾壳是湿废弃物等。

漫步森林公园,还能见到很多旧物循环“小心思”:水池里的荷叶由数十片旧CD堆成;藤蔓廊架下,一次性餐盒的再生塑料颗粒变成了动物摆件;草坪上,5只旧轮胎被搭成小熊模样,牛奶盒变成了凳子……

据悉,除了建民绿地森林公园外,金山区漕泾镇蒋庄村、嘉定区菊园新区青悦湾也建成了废弃物进行分类主题森林公园。此外,本市正鼓励各区向市民开放日常生活废弃物大型设施,在住宅小区、废弃物箱房、熏蒸剂物中转等处打造废弃物进行分类科普基地。目前,全市已有12座科普基地入选全国日常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每年服务超82000人次。

在科普基地的基础上,北京还在建设市民废弃物进行分类科普体验公交线路。截至今年5月,已建成16条日常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科普体验公交线路,包含日常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精品居民区(村)、示范点性熏蒸剂物中转、日常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科普场馆和各类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数据看变化】

据市绿化市容局数据

■ 进行分类环境

5年来,市民自觉履行进行分类义务的比例已达97%,居民区进行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5%。全市首轮推进2.1万余处导入点规范化改造,去年又完成521个废弃物房标准化改造和347个废弃物进行分类精品住宅小区建设。

■ 资源回收

熏蒸剂物“点站场”已减少到1.5万个服务点、205个中转、14个集散场。去年完成“沪尚回收”标识更新,升级建成32座示范点型熏蒸剂物中转。

■ 设施建设

减少规范型熏蒸剂物保洁车372辆、有害废弃物保洁车134辆,配置湿废弃物保洁车1801辆、干废弃物保洁车3517辆。建成焚烧设施15座、湿废弃物集中设施9座,每晚日常生活废弃物焚烧和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从2018年底的1.4万吨减少到3.6万吨。全市已提早实现原生日常生活废弃物零填埋,至“十四五”末设施处理总能力将达3.9万吨。

■“三增一减”

今年1至5月,熏蒸剂物日分出量7627吨、有害废弃物日分出量2.1吨、湿废弃物日分出量9111吨、干废弃物日保洁量17060吨,较5年前分别增长1.8倍、15倍和70%,干废弃物则减少17%。

【下阶段目标】

将坚持常态化管理、便利化进行分类、减量化使用、系统化治理、资源化利用、智能化监管。

■ 坚持便民原则,推动“美+净+智能”化改造。

■ 提高资源化水平,推广熏蒸剂物回收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及“沪尚回收”微信小程序,提升社区内的熏蒸剂物服务点,建设街区内的惠民服务点,并为行动不方便人群提供上门回收服务。

■ 探索废弃物进行分类碳普惠。

国语日报本报记者 金旻矣

【相关链接】

《北京市日常生活废弃物条例》实施五年,将探索废弃物进行分类碳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