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

  这个新年档,是第一个被微小品“伏击”的新年档。短短的两周,订阅小流程剧就袖珍卷走了8亿储值电影票房。

  但微小品并不只有订阅小流程剧一种。

  即使商业商业模式不同,长视频网络平台上架的微小品,和抖音、快手上架的自制、订制微小品的产值规模,无法用电影票房估算。它们有的是走与网络平台毛利润商业模式,有的是走国际品牌订制商业模式,收入并不完全透明。

  但通过快手、抖音的热度榜和第三方数据,我们能判断,这个新年档有一大批微小品,不靠“推流”,不搞战神杀出重围,也没有赌咒发狠的微小品“跑出来”了。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1)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2)

  在这一大批跑出来的微小品中,有4部是从影视制作IP派生而来,由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和制作者主导的微小品。与MCN机构在小流程剧中的独领风骚不同,在与网络平台毛利润或以国际品牌植入为盈利商业模式的微小品赛车场上,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和内容人有着技能与资源优势。

  与一头钻出下沉市场和“刚需”贴身肉搏相比,这四部微小品的IP派生杨牧,对大多数影视制作行业从业者,更具普适性。小明》:

  《胜过吧!从动画影片到布偶,“艳情片”让人想补张影片票

  风景图拍摄,13集,已完结,首集时数6-8分钟,8261.9万播映,播映网络平台抖音。

  2021年上映的动画影片影片《狮子少女》,是第一部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舞龙表现手法影片。也是第一部即使财经问题,价值被严重低估,受众同时实现范围未及预期的影片。

  能感觉到,创作《胜过吧!小明》微小品的团队,是憋着口气的。

  从动画影片到布偶微小品,影响原动画影片的“人像艺术风格辱华”无从谈起,关注小人物存活与梦想的视角,舞龙的娱乐性和文化自信,反而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这让《胜过吧!小明》成为了第一部艺术表达完整,情绪流畅贯通,甚至还带一抹现实讽刺底色的出色微小品。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3)

  故事的开头,一个爱好舞龙的少女小明来到深圳,想挣10万块,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舞龙馆。然而,深圳并不是遍地黄金。为了存活,他和卖锈毛的小虎结成伙伴,开始了城市历险。

  从第二集到第六集,每一集都有捷伊冒险主题。从人才市场找工作,到碰碰运气风波,从考验理发店Quettehou卡,从考验过年不回家……这两集的结构,跟一般微小品挺像。但《胜过吧!小明》好在爱好舞龙的魂始终没有散。

  第四集,主创人员布的一手好局才刚露端倪。小明即使进组当龚蓓苾,凭借一身真舞龙功夫征服了导演,争取到了第一部低成本舞龙表现手法影片的出演机会。而最终这场戏要拍的,就是影片《狮子少女》里最终的高潮戏,“斗狮抢青”。

  最终一集,也是《胜过吧!小明》最燃的段落。

  前期所有的是失落、不甘、委屈都积蓄到这最终这场戏。尽管有小明一个科紫麻演Unnao狮子的喜剧戏码,但这口气并没有泄掉。

  阿美庄步超(动画影片里是女小明庄步超),小明在众人支撑下登上破坏者的情节,与影片互文联动。如果再配合影片在戏外遭受的财经误解一起服用,一种奇妙的“燃”就油然而生了。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4)

  在目前市面上的影视制作IP派生微小品中,《胜过吧!小明》是与原作关系处理得最巧,可玩性也最高的第一部。

  《天涯小娘惹》:“情怀牌”,打向东南亚

  风景图,24集,更新1集,首集时数6分钟。215.6万播映,播映网络平台抖音。

  在《天涯小娘惹》之前,长信传媒已经有了两部相当成功的影视制作IP派生微小品。第一部是《唐朝诡事录》的派生微小品《大唐来的苏无名》,第一部是与《南洋女儿情》关系密切的《女神酒店》。

  这次的《天涯小娘惹》,从剧名看很显然和《小娘惹》共享宇宙,不过看了更捷伊第二集后,发现可能也融入了《南洋女儿情》里的“红头巾”(上世纪20年代中国赴新加坡工作的建筑女工群体)元素。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5)

  《天涯小娘惹》目前只更新了第二集,开篇有点像《逃离大英博物馆》《蓝色大海的传说》和《灵魂摆渡》的合体。

  男主角是一个新加坡的网约车司机,大半夜车上莫名多了个穿着民国服装,身份不明、记忆混乱的女乘客。于是,男主角便带着她踏上了找回记忆和身份之旅。第二集的故事发生在娘惹菜馆,女主角显示了能看见“灵物”的能力。根据预告情节,下一集男主角就要带她去博物馆激活记忆了。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6)

  长信传媒擅长讲述华人闯荡南洋的故事,拍摄以东南亚为背景的华语表现手法微小品顺风顺水。用新加坡班底拍剧,不仅成本低、有异域风情,还有可能提前蹚出“出海”的路。这也算是微小品“破局”的可能路径之一。

  《我的归途有风》:“竖”起来,把慢治愈拍成快狠爽

  竖屏,12集,已完结,首集时数3-4分钟,1.1亿播映,播映网络平台抖音。

  看完《我的归途有风》,感觉和《去有风的地方》真的关系不大。

  首先,竖屏拍摄,人物占据大量画面空间,不利于展示空间环境。这与凭借大理风物和美景迷倒一片观众的《去有风的地方》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第二,《我的归途有风》采用的是市面流行的竖屏剧叙事结构,一集一个议题,每一集内必有反转和爽点,节奏极快,与《去有风的地方》的慢治愈也不是一挂。

  第三,《我的归途有风》和原剧从角色到演员都没有任何关联,完全是另起炉灶讲了一个全捷伊故事。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7)

  从长剧到微小品,两者只是在“返乡”和大城市与小地方规则的碰撞上,有一定主题的关联。

  不过,和原IP的弱关联并没有影响这部微小品的播映量。12集1.1亿的播映量,已经有实力挤进抖音小品“最热榜”TOP5。少爷和我》:单从热度衡量,《我的归途有风》是新年期间影视制作IP派生微小品中,成绩最好的一个。

  《除了“剧名”是原来的,剩下的都是新脑洞

  风景图,12集,已完结,首集时数20分钟,播映网络平台爱奇艺,猫眼热度峰值7043。

  《少爷和我》是新年期间长视频网站上,热度最高的影视制作IP派生微小品。

  如果说《胜过吧!小明》是贴着原IP的近关系派生,那《少爷和我》就是放飞想象的远距离增殖。既然原IP除了“人设”没有其他故事好挖,那干脆就把“人设”的作用放到“无限流”的结构中,发挥到最大化。

  《少爷和我》的12集是12个故事,也是12个宇宙。这12个宇宙中,有讲仙界下等星君升职记的《八十一难》,有借民国美食争霸讽刺包装“内卷”的《饺子之神》,还有戏仿福尔摩斯密室探案的《让我下去吧》……

  总之,仙侠、武侠、神话,科幻、悬疑、家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少爷和我》不能杂糅的。

  影视制作人手上的COM,要是不是派生成挣钱的微小品?(图8)

  只不过,每一集一个世界设定的结构,剧迷们看起来确实爽,但它不仅增加了编剧的创作难度,也提高了对普通观众“文化体力”的要求。这个结构成就了《少爷和我》,但在微小品赛车场里它的“可复制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文/铁皮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