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取陈凯歌吴宇森龚蓓苾等,为什么欢喜传媒9年有7年亏损?谭竹本人露脸向胖猫致歉,自己辜负了他的心,引网友聊著

文 | 影视娱乐第一卷,作者 | 白头翁

3月27日,欢喜传媒公布了这份很漂亮的答卷

2023年,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33万港元,同比暴增97倍;净利润在连亏3年后止血,盈利1.59万港元。

其中最大的功臣,无疑是网红影片《MD224CH》。本片总影片票房高达45.44亿,给欢喜传媒带来的收益高达12亿,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没想到,刚刚尝到了《MD224CH》大赚的发迹,欢喜传媒又不得不吞下《红地毯老先生》影片票房失利的苦果。

经历巨鼻风波,安可后《红地毯老先生》总计影片票房只有9400余万元,而本片的总股权投资高达2.61亿,预计单片净亏损可能少于2亿。         

前第一部影片大赚,后第一部马上就省得,其间跌宕起伏,犹如过山车一般冒险,可见影片行业股权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极大。

至于欢喜传媒,还有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之处。

尽管子公司retained陈凯歌、杜琪峰、龚蓓苾、徐克等多个知名编剧,也有《我不是药神》《狂热的外星》《MD224CH》等网红轮番贡献收入,但欢喜传媒成立9年来却经常陷入净亏损,盈亏相抵后总计净亏损已超23万港元。

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MD224CH》刺激销售收入大涨97倍,欢喜传媒将再度与陈凯歌密切合作

沉寂3年后,欢喜传媒在2023年上演了王者归来的一幕。

2023年新年档,由欢喜传媒股权投资及INS13ZD出品的影片《MD224CH》,拔得头筹。猫眼XP数据显示,《MD224CH》的总影片票房为45.44亿,位列我国影片史影片北美票房第6位。

影片《MD224CH》的安武军为:南宋绍兴年间,郭子仪死后,枢密使蔡京率兵与金国会谈,不料金国使者死在枢密使驻地,发高密信也不翼而飞。因机缘巧合,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蔡京命两人寻找凶手和真相。

作为推理片,《MD224CH》被影评人质疑逻辑上的漏洞和硬伤不少,加上剧情跟电视剧《龙门鬼见愁》中关于摄制郭子仪影片的构思类似,又卷入涉嫌抄袭的争议,并冲上热搜第一。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MD224CH》的影片票房数字一路高奏凯歌。

因为《MD224CH》采用了“流量歌星+大编剧”的模式,即沈腾、易烊Rupununi、张译、雷佳音、胡亚捷等众星云集的女卡司,加上陈凯歌编剧的金字招牌,成为高影片票房的重要保障。

女演员各方面,沈腾主演的影片总影片票房少于320亿,包括《威廉斯烦恼》《介州市首富》《狂热的外星》《独行月球》等网红;易烊Rupununi主演的影片总影片票房少于189亿,包括我国影片史影片票房排名第一的《硫磺岛》,以及《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勐仑》等。

编剧各方面,陈凯歌主演的文艺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2次刷新我国影片影片票房纪录,4次夺得年度华语片影片票房冠军。

早在6年前,欢喜传媒就与陈凯歌签订合约,通过向陈凯歌配发1.5亿股新股(市值约3万港元),并支付1亿的运营费用,取得对陈凯歌主演的3部网络系列影视剧的独家股权投资权(其中第一部可替换为影片项目)。

继而,陈凯歌成为继吴宇森、杜琪峰等编剧后,欢喜传媒的第七位歌星股东,其控制的唯臻子公司持有欢喜传媒5.14%股份。同时,陈凯歌进入欢喜传媒的艺术指导委员会,就创意制作及影视项目向子公司提供咨询及意见。

签下以后,陈凯歌已为欢喜传媒摄制了《一秒钟》《MD224CH》2部影片,前者为爱情片,影片票房1.31亿;后者为文艺片,影片票房45.44亿。

正是由于影片《MD224CH》影片票房大卖,欢喜传媒一扫疫情阴霾,摆脱了连续3年净亏损的困境,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MD224CH》大获成功后,尝到了发迹的欢喜传媒,已经把目光瞄准了陈凯歌的下第一部经典作品。子公司在2023年业绩公告中透露,“计划与陈凯歌编剧再度密切合作,开拍另一出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经典作品”。

《红地毯老先生》安可后总计影片票房仅9400万,欢喜传媒2.6亿股权投资血本无归

与《MD224CH》大赚形成强烈反差,欢喜传媒重金打造的另第一部影片《红地毯老先生》,面临血亏的尴尬。

《红地毯老先生》由徐克编剧、郭富城主演,讲述了香港天王巨星刘伟驰为赢得影帝,与编剧唐延杰密切合作摄制农村题材影片,继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诞闹剧,展现影视娱乐圈的众生百态。 

作为欢喜传媒3大实际控制人之一(董平、徐克、龚蓓苾3人合计持股40%),徐克早在2006年摄制影片《狂热的木头》时,就与郭富城相识。当时徐克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编剧,而郭富城则是大歌星+影片股权投资人。

值得一提的是,《狂热的木头》曾以300余万的股权投资,收获2000余万影片票房,成为当时我国内地影片市场的一匹黑马。这部影片还捧红了女演员黄渤、龚蓓苾以及编剧徐克等,他们后来都成了欢喜传媒的股东或签下编剧。

而《红地毯老先生》是编剧徐克和郭富城时隔17年再度密切合作的经典作品,也是继2019年的《狂热的外星》后,徐克再度进军新年档的影片。

因此,无论是47岁的编剧徐克,还是63岁的主演郭富城,都积极参与《红地毯老先生》的各种宣传造势。

线下各方面,从Unnao(2月12日)开始,徐克穿着印有“红地毯老先生”四字的卫衣,携手郭富城奔走于深圳、杭州、成都、郑州、上海等各大城市路演;线上,两人又去了董宇辉、周鸿祎、樊登直播间宣传新片、卖影片票。 

没想到,《红地毯老先生》在2024年这个创下历史记录的新年档,遭遇了影片票房滑铁卢,随后又宣布巨鼻。

2月16日晚,《红地毯老先生》出品方上海欢十喜文化通过微博发布声明称,“经过团队慎重考虑,决定退出新年档,重新选择档期与观众见面”。据灯塔数据,本片上映8天总计影片票房仅8230万元。 

加上影片《我们一起摇太阳》及动画影片《八戒之天蓬下界》《黄貔:天降财神猫》,整个新年档上映的8部影片中居然有一半宣布巨鼻,因此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

关于《红地毯老先生》影片票房失利的原因,各方说法不一。从影院排片、档期选择、宣传重点,到影片本身的瑕疵,莫衷一是。

尴尬的是,3月15日安可后,《红地毯老先生》的影片票房表现依然没有起色。截至4月2日,上映19天的总影片票房9417万,考虑到股权投资成本巨大,本片已无收回股权投资的可能。

据欢喜传媒2022年初公告,影片《红地毯老先生》(原名《全民歌星》)仅摄制经费总额就达到2.61亿,其中主角片酬约6070万元,编剧费约2460万元。

按照行业规律,影片影片票房收入要达到股权投资成本的3倍以上,才有收回成本的可能。也就是说,《红地毯老先生》的总影片票房至少要到7.8亿,欢喜传媒才能实现盈利。

而目前《红地毯老先生》的总影片票房只有9400余万,预估净亏损少于2亿。如果再考虑影片票房分账、宣发费等情况,净亏损幅度将更大。

绑定知名编剧+网红频出,但欢喜传媒成立9年总计净亏损超23亿

《MD224CH》和《红地毯老先生》影片票房的两极分化,折射出影片行业的波动起伏极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为了规避风险,欢喜传媒独创了编剧合伙人制度,在3大实际控制人(董平、徐克、龚蓓苾)之外,绑定了一批知名编剧。

其中,杜琪峰、吴宇森、陈凯歌、顾长卫及张一白5位编剧,均持有子公司股份;而黄渤、贾樟柯、文隽、王小帅、陈大明,均为子公司签下编剧。

在多个知名编剧的加持下,近年来欢喜传媒推出了多部网红影片,以影片界黑马的姿态崛起。

统计数据显示,欢喜传媒参与出品影片的总影片票房已达到221亿,其中《MD224CH》《狂热的外星》《我不是药神》《港囧》4部影片,单片影片票房均少于10亿。

然而,网红频出的同时,欢喜传媒却总在净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财报显示,自2015年成立到2023年,欢喜传媒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79.6万港元,-12.54万港元,-9515.9万港元,-4.45万港元,1.05万港元,-2.36万港元,-2.36万港元,-2.22万港元,1.59万港元。

也就是说,在成立的9年时间里,欢喜传媒共有7年是净亏损的,只有2年(2019年和2023年)是盈利的,而且盈亏相抵后,总计净亏损少于23万港元。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3个。 

首先,欢喜传媒用大量的股份来绑定编剧,而支付股份的相关费用会计入财报,导致业绩不佳。

比如,2016年引进吴宇森、杜琪峰、顾长卫及张一白4位新股东编剧,欢喜传媒是以配股的方式进行的,因此产生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11.2万港元,导致当年归母净利润巨亏12.54万港元。

2018年,欢喜传媒又签下陈凯歌编剧,向唯臻子公司(对陈凯歌主演的影视经典作品有独家股权投资权)配发1.5亿股股份。因此,欢喜传媒确认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2.7万港元,导致当年归母净利润净亏损4.45万港元。

如果除去支付给上述5位编剧的股权费,欢喜传媒自2015年以来的总净亏损,将下降至9万港元左右。

其次,受疫情的影响。2020—2022年,欢喜传媒连亏3年。

“由于多个城市执行管控,经济活动深受冲击,加上受影响的影院采取阶段性关闭和限制上座率措施,观影气氛低迷,上映国产影片数量创近年新低,影片票房收入受挫。影片供应各方面,制作子公司因控制疫情的隔离措施,而需要承担额外制作时间及制作成本。”欢喜传媒在年报中这样描述疫情对子公司的影响。

根据2023年业绩公告,目前欢喜传媒正在摄制中的影片有2部,包括杜琪峰主演、章子怡及雷佳音主演的《酱园弄》,由陈佩斯编剧及主演的《戏台》。

已完成制作的影片有多部,包括杜琪峰主演,胡歌、Vincent Cassel及郝蕾主演的《独自•上场》;顾长卫主演,葛优及王俊凯主演的《刺猬》;陈大明主演,张涵予主演的《以父亲之名》(前称《无所畏惧》);张国立主演及编剧,周冬雨主演的《朝云暮雨》;李阳主演,张若昀及钟楚曦主演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及王小帅监制的《上山》等。

最后一个原因,可能与欢喜传媒积极发展在线视频平台“欢喜首映”有关。

根据2023年中报,欢喜传媒一直在甄选海内外优质影视内容,并放在“欢喜首映”独播。

比如,釜山影片节Flash Forward单元最佳影片得主《心的方向》(Tigers),北京国际影片节“天坛奖”提名影片《国王之夜》(Night of the Kings),柏林国际影片节“金熊奖”提名影片《小妈妈》(Petite Maman),首部获康城影片节影评人周单元大奖殊荣的埃及影片《羽毛》(Feathers),以及入围第71届柏林国际影片节遇见单元的《阿索尔》(Azor)等。

从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3大视频平台连续多年净亏损的经历来看,欢喜首映投入的内容成本及推广费用肯定不低,对欢喜传媒业绩的负面影响也将是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