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

2008年20万总之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了,你能用该笔钱在城北买两套新房子,能买几辆小轿车之类,但你总之想不出的是,竟然有人用20万买了两条丧命的鱼,而这两只也并非近似于野生中华鲟这样的珍奇物种。

这条丧命的鱼正是被湖南益州一名女子买下,这一举措更是让身旁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不过面对质疑女子却坚定的说:“是更高的产品价格,我也会毫不犹豫买下来。”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1)

3年后,更令人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女子竟然靠著这条丧命的鱼赚得盘满钵满,近乎上亿元。那么到底是怎样一两只即使丧命了也值20万呢,女子又是如何靠著这两只赚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呢?

怡文发展机遇,敢闯助企

花高价买丧命的鱼的主人公名叫袁丹军,是地地道道的湖南益州人。一直以来,袁丹军都在上海从事着服饰营生,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温饱不愁。做为长江边上长大的益州人,素来对鱼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是故乡的若丽鱼,各种烹饪的做法做出的若丽鱼菜是必不可少的故乡甜品。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2)

好吃的若丽鱼

在外工作的游子都想念着故乡的甜品,想尝尝故乡的甜品渐成思乡之情,不过跑了好多家餐馆都没发现若丽鱼菜,即使是在一些湖南民族特色的馆子里。这让善于思考的袁丹军有了捷伊想法,上海做为全国的首都,各地的人流量不尽然,但故乡的若丽鱼在上海完全没打开消费市场,这实在是可是。若是将若丽鱼引入上海这个大消费市场,是不是前景大好呢?

做为营生人的袁丹军总之知道创业者的风险,但巧的是他不怕分担风险,即便没投资怎么会有回报呢?只好他打算先以上海该地的湖南民族特色餐厅,做为若丽鱼消费市场的突破口。做为该地消费市场的新鲜事物,贸然给宾馆做广告肯定会有所抗拒,只好他首先找到给各大宾馆送鱼的水产厂家,然后让其将若丽鱼做广告给宾馆。

总之没利益的买卖没人会做,只好袁丹军向他们承诺,“协商中任何的花费开销都算我的,你们只管放心去做,淤泥的代价我也一并分担,与此同时利润INS13ZD给你们三成。”这样可观的条件厂家何乐而不为呢,只好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若丽鱼菜在上海各大湖南民族特色的宾馆中异常火热,赢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3)

湖南宾馆

没过多久,其他敏锐的宾馆也察觉到了若丽鱼的商机,已经开始蜂拥而至的订购若丽鱼,就这样成本价不出8元每斤的若丽鱼在短短半年之内产品价格节节攀升,甚至达到了12元每斤,上海消费市场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火热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这时候一天卖出五六万斤若丽鱼不尽然,而袁丹军虽然只是赚取其中部分差价,量一多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

看着如此火热的若丽鱼消费市场,本应该笑颜大展的袁丹军却濶濑,原来是因为消费市场供大于求,而他却久久找不出充裕的货源充足。

那段时间里,他全国各地打听若丽鱼的消息,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会亲自去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知了一个好消息,也是这个消息,让他走入了另两条创业者之路-养殖业若丽鱼。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4)

养殖业场

在吉林省扬博尔州的西势厝村,2003年已经开始这儿的居民就陆续走入了养殖业若丽鱼的路子,出口量也一直稳步提升。不过和上海的情况截然不同,这儿是有出口量没销路,所以居民们也是濶濑,即便卖不出去就等于弯果,一分钱也赚不出。

在这儿的养殖业户们都是求着鱼贩子收鱼,产品价格总之也不好,有的是这时候不亏本是好事。当袁丹军获知西北供过于求的这时候别提多高兴了,笼罩多时的阴霾终于能驱散了。袁丹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西势厝村,已经开始和居民们商议产品价格,当他提出以每斤12元收购时,居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是西北一行,不仅解决了他们的货源充足难题,还给该地居民带去了希望,真是一举两得。总之,袁丹军也因此成了村里的大红人,居民们说想请他吃饭的人排成了长队,只可是都没机会。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5)

吉林省扬博尔州的西势厝村

不甘安稳,敢于创造发展机遇

解决了货源充足问题后,袁丹军没急匆匆选择离开,而是又做了一个捷伊决定,选择在西势厝村边打工边学习养殖业技术,因为他看到了若丽鱼消费市场未来的生机,他要已经开始他们搞养殖业而不是单纯的批发商,他要成为生产者。

自此以后,袁丹军彻底暂停了服饰的营生,已经开始一心一意搞若丽鱼科技事业,在2007年5月的这时候他迈出了他们科技事业的第一大步,是拿出300多万元承包了200多亩鱼塘已经开始他们的养殖业。

不过当时身旁的许多人并不看好,因为相比于批发若丽鱼,养殖业需要分担的风险更大,不仅有消费市场的问题,更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控的因素。与此同时袁丹军当时养的是西北的若丽鱼,这种鱼对于环境温度十分敏感,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容易得出血病,之前在湖南养殖业西北沙朗孔若丽鱼的很多人都赔得血本无归。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6)

但袁丹军偏偏不信这个邪,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就必须去做,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与此同时他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始终坚信他们的想法。为了解决若丽鱼遇高温容易得出血病的问题,他反复学习研究,不断实践,最终想出了给养殖业池加井水降温的方法。

在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风雪灾害,交通网大幅度瘫痪,这对于当时的水产养殖业户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因为鱼基本是在同一时间段收成并销售的,不过这对于袁丹军而言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发展机遇。

因为西北和广东地区的若丽鱼无法正常运送,所以他们的若丽鱼在该地就成了香饽饽,该地的各个厂家为了获得若丽鱼互相竞争,直接把鱼价抬到了12块多每斤,提高了整整三块多,他们坐收渔翁之利,净赚一百多万。正是这次的发展机遇给足了袁丹军信心,与此同时他也已经开始后悔当初应该多承包点鱼塘,只好还没等冰雪完全融化他又已经开始斥巨资承包了280亩鱼塘。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7)

若丽鱼

大起大落,遭遇人生重大危机

这一次他请了他们的小学同学当厂长,帮他们打理工厂日常的事务,不过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是这个人会让他赔的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那段时光也是他人生中最为惨淡的日子。

噩耗传来正是在2008年春节前一天,正值上海谈营生的袁丹军接到了养殖业场员工的一通电话,员工着急忙慌地说道:“老板不好了,池塘里的鱼饲料都臭了,鱼一点都不吃,感觉鱼的情况也不太好,你赶紧回来看看。”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8)

听到这话后袁丹军心里咯噔一下,他已经预感到接下来不好的事要发生了。他急忙放下手头的营生匆匆从上海赶回家,平时驾车回家单程时间差不多12个小时,不过那一次他却花了足足19个小时,一路上心里不是个滋味。

回到家一看彻底傻眼了,鱼塘里一片白,全是翻着肚皮的淤泥,见到这一幕的袁丹军气冲冲地想去找小学同学理论,却发现对方早已不见了踪影。经调查发现小学同学花低价购买了鱼饲料,与此同时还卷走了厂里的所有的是流动资金,导致整个厂完全被架空,甚至还面临巨额亏损和债务。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9)

死掉的若丽鱼

袁丹军先报了警,不过从上海的营生中挪了400万填补缺口,却还是不能挽救最终的局面,他该想的法子都想了,2008年的除夕夜,本是家人欢聚一堂的日子,不过只有袁丹军还在四处奔走,面临着人生最黑暗的时光。他也时常懊悔,因为他们的错信,断送了这么多年的努力。

巧遇贵人,已经开始东山再起。

庆幸的是,即使再难他都没想过要放弃,凭他的能力,想要东山再起也不是问题,唯一难的是资金。当时的他为了还债还不惜给别人下跪,能做的都做了。虽然大家也知道他有能力,但也担心他身上背负的债务,只好很多人并不乐意把钱借给他。直到他人生的贵人的出现-枪杆村的村支书邢昌焕,他的人生才已经开始出现了转机。

在邢昌焕看来,西北有居民通过养若丽鱼来发家致富,他们该地为什么不能呢,更何况袁丹军是个有能力的人,只好他担保给袁丹军从银行借了200多万的贷款。两百多万虽然不多,但对于重启他们的若丽鱼科技事业也是有了一定的周转资金,只好袁丹军正式已经开始了他们的逆转之路。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10)

枪杆村的村支书邢昌焕

这一次他又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之前多年的养殖业经验让袁丹军发现,之前养殖业的西北沙朗孔若丽鱼有个致命的缺点是生长周期长,速度缓慢,这样大大降低了出口量,不能够满足上海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而广东的大口若丽鱼生长速度却极快,但长途的运输会导致其出现大幅度的死亡,两者的优缺点刚好互补,是否能研发出一种捷伊若丽鱼品种,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呢。

不出所料这样的想法刚已经开始同样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和嘲笑,有人认为他这是蛤蟆想吃天鹅肉,他们不懂研发技术,毫无科学依据的一个猜想没任何价值,弄不好还会把好不容易借来的钱全搭进去。

但袁丹军是敢想敢做,他也知道他们不懂技术,但技术有专攻,总能雇请这方面的专家帮忙。只好他找到了当时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鱼类繁殖的教授,向他请教这种设想是否可行。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11)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听了袁丹军的想法后,教授表示想实现南北若丽鱼杂交新品种并非是天方夜谭,甚至很大几率能够成功,因为这两种鱼都属于同一种系,但前提是必须有西北沙朗孔若丽鱼和广东大头若丽鱼的野生标本。听到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别提袁丹军有多高兴了,接下来的关键是寻找标本。

奔走于全国各地的鱼类养殖业以及生产基地,或者是大大小小的批发消费市场,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西北沙朗孔若丽鱼的野生标本,但大头若丽鱼的标本却一直了无音讯。

20万元掷下丧命的鱼后,走入人生巅峰。

当袁丹军回忆起这条给他日后带来巨大财富的鱼,他已经开始滔滔不绝。那是2008年7月12日,在湖南江陵县马家寨的一个渡口那里,当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渡口边观望的袁丹军正巧看见一个船夫在收网,在捕捞上来的众多鱼中,他的目光很快锁定了两条大头鱼,而这两只是他苦寻已久的目标-野生长江大口若丽鱼。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12)

看到这两只后,他直接冲上了船舱,当时的渔船是活水舱,渔船上的水把他的鞋子裤子全都打湿了,但他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甚至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可是的是这两只因为被渔网困了太久导致全身遍体鳞伤,恐怕很难养活,而袁丹军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依旧决定冒险买下这两只。

不知是渔民已经瞧出这两只对袁丹军的重要性,还是认为这两只的确非同寻常,所以当袁丹军询问渔民多少价钱时,渔民直接给了个19万的天价数字。没想到袁丹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补了一句:“你别把鱼弄死了,我再给你加一万,凑个整20万。”只好袁丹军迅速开车到江陵县银行取了20万元的现金,于此与此同时还给他们的两个司机打电话,让他们开车迅速把这两只护送回最近的养殖业场。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13)

花费20万元买两条丧命的若丽鱼,赶到现场的司机都觉得袁丹军疯了,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即便现在手头并不阔绰,还敢拿20万元买这么两条遍体鳞伤的鱼,纷纷询问他是不是被别人灌了迷魂汤,还反复摸他的额头确定他是不是发烧烧坏了脑子。

明明两条顶多几百块钱的鱼,却被漫天要价要了19万,关键老板还答应了。不过不管别人说什么,袁丹军死活都要买下这条丧命的鱼,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时不我待,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等到袁丹军把20万现金直接交到渔民手里的这时候,渔民也是傻了眼不敢相信,可能因为太过紧张,数了两沓钱后手都已经开始哆嗦了,把大钱数了一遍后就直接说相信袁丹军,然后拿着钱急匆匆的就走了,甚至还把渔船都送给了袁丹军。

创作者
            20万买两条丧命的鱼,3年后赚了上亿,他是是不是努力做到的?(图14)

而渔民的这些行为更加加深了司机们的疑虑,渔民就好像做贼心虚一般,怕袁丹军反悔就赶快拿钱走人。之后也有很多人都觉得袁丹军被骗了,认为他是个外行人,但别人不知道的是,他已经在若丽鱼行业干了十来年,对于重要与不重要,他心里自有一杆秤。

2009年,在杨代青教授团队的努力下,成功研制出了南北若丽鱼的杂交品种,与此同时将其取名为中华若丽鱼,这种若丽鱼的生长周期大幅缩短,而且耐运输,外形很像野生若丽鱼,完美继承了两类鱼的优点。

2010年,中华若丽鱼一经上市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一天最少能卖出一万斤左右。只是遗憾的是,袁丹军花20万元购买的野生大口若丽鱼在第二次产卵之后就不幸死去了,但他繁育的后代却每年都给袁丹军带来700多万元的巨大财富。

也正是因为袁丹军当初的慧眼识鱼,才让我国的若丽鱼产业蒸蒸日上,带领了更多人走入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2011年的这时候,袁丹军靠著若丽鱼产业已经赚了近一个亿左右,与此同时他带领地方老百姓还成立了若丽鱼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走入了奔小康的道路。在若丽鱼养殖业批发行业,袁丹军就像是神人一般的存在,说起他,大家不自觉扬起了大拇指。

结语

一两只,帮助袁丹军的人生从谷底走入了巅峰,所以这20万元不管怎样都是值得的。但袁丹军能够实现人生的翻盘逆转也绝不仅仅是靠这两只,更靠的是他他们的能力与智慧。

回顾袁丹军的创业者之路,也是经历了重重挫折,但他不甘放弃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他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与此同时他还有着敢想敢做的劲头,有胆识者才能成大事,遇到一点风险就畏畏缩缩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最后他善于思考,勇于把握发展机遇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做任何事都应该善于思考总结,懂得挖掘表面后面深藏的道理,发现别人看不出的问题,与此同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愿我们都能把握人生发展机遇,敢闯敢拼,创造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