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分享、点赞、在看,我们永不失联!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

压岁钱到底应该算谁的?你的选择影响孩子一生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2)大年初一小朋友们最期待的就是拿压岁钱不过不少爸妈都会说“爸爸妈妈给你存着”结果就是存着存着就没了……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属于谁?

近在微博上大家也对这个话题展开热议↓↓↓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3)网友们的意见五花八门不过大多数人的压岁钱都“随了爸妈”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4)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5)

01

我们会对孩子说,“乖了宝贝,来给妈妈,妈妈先给你存着!”可是存着存着就没了,很多网友都说,这是父母说过的最大谎言。而如果强制要过来,那孩子肯定要跳脚,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明是别的长辈给自己的,凭什么被收走,孩子会很不愿意、很伤心。但是如果放任孩子不管,那不出几天就会全部花完,因为孩子私下里会比较谁的压岁钱多,谁买的东西多,不管不问的话,孩子很容易变得拜金、攀比。老师觉得,一定不能一收了之,虽然这样最直接,但是对孩子的伤害也最大,孩子会变得对金钱极度渴望,会心生怨恨,等以后挣钱了也不会合理的使用,因为在小时候他错过了金钱观培养的关键期。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帮孩子更好的认识金钱,进而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6)

02

孩子收到了压岁钱会很高兴,可以借着孩子的高兴劲给孩子讲一讲压岁钱背后的故事,“孩子,你知道过年为什么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吗?”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红包是一种传统习俗,小孩子向长辈拜年,长辈将压岁钱分给小孩子,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祟音同岁。它承载着一种祝福,代表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但是压岁钱并非是“不劳而获”别人给了自己压岁钱,爸妈也给了对方的孩子压岁钱,这个钱,说到底,这个钱还是爸妈的,那爸妈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当然是通过辛苦的劳动付出所赚来的。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7)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以及来源后,就可以教他认识金钱了,钱能干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孩子肯定很积极,因为可以买糖、买文具、买好看的书、买衣服、买发卡、买海报、买专辑......还可以和朋友聚会、看电影......其实孩子除了知道钱能花、能买东西外,并不知道钱还能干什么?他们对钱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给孩子科普的好机会。“那你知道爸妈发了工资、有了钱后,会怎么办吗?”大人通过讲述自己如何使用金钱,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好方法,这就是榜样!孩子对爸妈如何花钱肯定很感兴趣,然后就可以告诉孩子,爸妈的工资就是家庭的收入,而家庭收入要合理分配使用:日常的柴米油盐正常花销,孩子的教育投入,家人的健康保险,还要存一部分钱备着后用,还有买一些书籍、报一些班来充电提高自己,有时还要献献爱心……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8)教孩子知道生活正常开支是什么,教育投入是什么,保险是什么,储蓄是什么,投资是什么,献爱心是什么……分类给孩子讲一下,不同的用处,对自己、对家庭,或者对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孩子就会对金钱有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了,而孩子的金钱观也就这样一步步形成。

03

律师对压岁钱的归属和分配作了关法律分析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此外,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长辈有权决定给还是不给压岁钱,把钱给出去之前,属于长辈本人所有;在把压岁钱拿出来交到对方手上后,这笔钱就是别人的了,这个“别人”就是受赠人。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9)

04

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小孩子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因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因此只能从事跟他(她)的年龄相适应的行为,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

05

父母要妥善保管未成年人的财产,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要从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他(她)可以委托父母保管,父母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当然,如果父母想用压岁钱为未成年人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给孩子报辅导班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此外,民法典第1188条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比如将别人打伤、磕坏了别人的门牙、毁坏了别人的玩具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本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0)孩子的压岁钱,怎样“保管”好?管理孩子的压岁钱是家庭的私事,但处理这件小事也要有“法治思维”,也要合乎法理顺乎情理。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1)在法律上,压岁钱是孩子获得的“赠与”,是孩子的财产。但是,把压岁钱都给孩子,怕孩子乱花钱,不把压岁钱给孩子,又怕孩子心里不乐意,到底怎么办才好呢?有法官给出了以下五条建议:

1.存银行、买保险

到银行给孩子办理专属银行账户,将孩子的压岁钱都存银行,积少成多,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除了存钱外,还可以为孩子买保险,切实地将压岁钱花在孩子身上。

2.用压岁钱作为学习的开支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存起来,作为自己的学费或者是兴趣班等未来活动的资金。这样,孩子可以把金钱和自己的成长、兴趣、梦想联系起来,还可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

3.用压岁钱建立小小图书馆

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对孩子而言必然是百利无一害的,所以不妨用压岁钱给孩子和家庭置办一个小小的家庭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选购图书,培养读书的兴趣,还告诉孩子这是用他的压岁钱构建的图书馆,培养孩子具有主人翁意识。

4.用压岁钱制定年度家庭计划

以压岁钱为年度预算,与孩子一同制定年度旅游计划,地点、项目等由孩子主导,爸妈帮助完成,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对孩子的思维、独立、策划能力都将是很好的锻炼。

5.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爱心

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内涵的同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拿一部分压岁钱来给长辈买生活用品和小礼物、给朋友的生日礼物,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学会分享,也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意义。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压岁钱,但是却考验着爸妈的智慧,帮孩子认识金钱、学会正确的使用金钱,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而后面的财商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会让孩子受益一生。转自“中小学教学在线”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这两天新年的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因为可以收到不少的压岁钱,这个长辈给个红包,那个长辈再给个……不出几天,孩子就变成了一个“小财主”,笑的合不拢嘴。

而家长们却发愁了,这孩子的压岁钱怎么处理呢?让他们自己拿着一怕不小心弄丢了,二怕乱花钱挥霍一空,如果强硬要过来吧,又怕孩子不乐意闹情绪。

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以往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2)

我们会对孩子说,“乖了宝贝,来给妈妈,妈妈先给你存着!”可是存着存着就没了,很多网友都说,这是父母说过的最大谎言。

而如果强制要过来,那孩子肯定要跳脚,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明是别的长辈给自己的,凭什么被收走,孩子会很不愿意、很伤心。

但是如果放任孩子不管,那不出几天就会全部花完,因为孩子私下里会比较谁的压岁钱多,谁买的东西多,不管不问的话,孩子很容易变得拜金、攀比。

我觉得,一定不能一收了之,虽然这样最直接,但是对孩子的伤害也最大,孩子会变得对金钱极度渴望,会心生怨恨,等以后挣钱了也不会合理的使用,因为在小时候他错过了金钱观培养的关键期。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帮孩子更好的认识金钱,进而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孩子收到了压岁钱会很高兴,可以借着孩子的高兴劲给孩子讲一讲压岁钱背后的故事,“孩子,你知道过年为什么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吗?”

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红包是一种传统习俗,小孩子向长辈拜年,长辈将压岁钱分给小孩子,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祟音同岁。它承载着一种祝福,代表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3)

但是压岁钱并非是“不劳而获”,别人给了自己压岁钱,爸妈也给了对方的孩子压岁钱,这个钱,说到底,这个钱还是爸妈的,那爸妈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当然是通过辛苦的劳动付出所赚来的。

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以及来源后,就可以教他认识金钱了,钱能干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孩子肯定很积极,因为可以买糖、买文具、买好看的书、买衣服、买发卡、买海报、买专辑......还可以和朋友聚会、看电影......

其实孩子除了知道钱能花、能买东西外,并不知道钱还能干什么?他们对钱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给孩子科普的好机会。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4)

“那你知道爸妈发了工资、有了钱后,会怎么办吗?”大人通过讲述自己如何使用金钱,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好方法,这就是榜样!孩子对爸妈如何花钱肯定很感兴趣,然后就可以告诉孩子,爸妈的工资就是家庭的收入,而家庭收入要合理分配使用:日常的柴米油盐正常花销,孩子的教育投入,家人的健康保险,还要存一部分钱备着后用,还有买一些书籍、报一些班来充电提高自己,有时还要献献爱心……

教孩子知道生活正常开支是什么,教育投入是什么,保险是什么,储蓄是什么,投资是什么,献爱心是什么……分类给孩子讲一下,不同的用处,对自己、对家庭,或者对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孩子就会对金钱有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了,而孩子的金钱观也就这样一步步形成。

给孩子科普了以上的金钱知识后,那压岁钱该怎么处理呢?可以先和孩子讨论一下,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基础。学习哥觉得压岁钱可以分成四份:

孩子自主支配一部分

有了压岁钱孩子高兴,主要是因为那种“自主支配的渴望”,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部分让他自己来支配,比如自己购买学习用具、课外读物、玩具零食等。可以让他先写一个必需品清单,有机会的花钱,并学会记账,可以清楚地看到钱花哪去了。

开设银行账户存一部分

带孩子一块去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开一个银行账户,学习哥还记得第一次给闺女开银行账号存压岁钱的时候,她那兴奋激动的样子,她说“我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这样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能培养她的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给孩子开银行账户的一些要求如下:

对于未成年人开户,中国人民银行有统一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16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应由监护人代理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出具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以及账户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具体的要求就是:

1:必须要监护人陪同办理,监护人作为代理人填写办卡资料。

2:必须提供监护证明。(出生证明或者独生子女证)

3:小孩和代办大人的户口本或者身份证。(如果小孩和大人在同一个户口页最好)

献一份爱心

可以鼓励孩子给长辈、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这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另外也可以告诉孩子,当我们在幸福生活、讨论压岁钱如何花的时候,远方还有很多的人过的很艰难,比如灾区的孩子、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等,他们很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捐一点钱、献一份爱心。

家庭小管家

这个很好玩,某一天或者某一周,让孩子当家做主,拿出一部分的压岁钱作为家庭开支,让孩子负责买菜、买馒头、买酱油等……这种方式能让孩子体会到责任和担当的快乐,也能让孩子明白爸妈的不易。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压岁钱,但是却考验着爸妈的智慧,帮孩子认识金钱、学会正确的使用金钱,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而后面的财商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转自“希尔普国际教育”

家长没收压岁钱,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现在讲究各种“商”,比如智商、情商。“财商”这个词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它是指一个人认识、管理和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缺的素质。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各种商都很高。当年一本《穷爸爸,富爸爸》火遍全球,这本书刷新了国人许多观念,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资产”,什么是“债务”,它还传递了一个概念叫做“财务自由”。财商较低的我希望孩子能拥有高财商,将来能成为“富妈妈”,终结世代穷人的命运。大宝小曦上幼儿园小班后,我给她买了个漂亮的存钱罐,告诉她家里所有的一毛和五毛的小硬币都是她的,可以放到储钱罐里。在上海,流通的零钞基本都是硬币,我的包里随时能翻出十几二十个硬币,虽然其中大部分是一块的,但一毛和五毛的也总有好几个。小曦也许并不怎么明白钱的概念,可是她喜欢把硬币装进储钱罐里。我给她在银行开了一个户,每当储钱罐装满了,就带着她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把储钱罐里的硬币倒在桌上,有一小堆。工作日里孩子要上学,我们只能周末去存钱。周末银行的工作人员少,比较忙,硬币要数好一会儿。我总是告诉她们不必着急,在她们点算金额的时候,我和小曦坐在椅子上美美地吃冰淇淋、讲故事。小曦对存钱的热情,可能大部分来源于在银行吃冰淇淋的愉快经历。我正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把存钱与美好的东西联系起来。希望孩子获得深刻的印象:存钱是快乐的!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再后来,我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几个月后开了个网店。我想光叫孩子知道储蓄,肯定不能培养出高财商。那时候她大约存了一千块钱(差十几块,她爸给凑了个整数),我告诉读中班的小曦:如果你把钱存在银行里,一年后你的钱会多出来一点点,比如说10块,多出来的叫做利息,是银行感谢你把钱放在那里,让它使用的意思。如果你把钱放在妈妈的店铺里让妈妈使用,这就是投资,妈妈也很感谢你,也会给你一笔钱,要比银行的利息多,比如说有100块。你选择把钱存在银行里,还是投资在妈妈这里?小曦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资给妈妈。那一年,小曦继续存小硬币,偶尔收到爸爸的“打赏”,或者小额的红包,她都毫不犹豫地塞进储钱罐里。到了年底,小曦新存的钱,加上给我投资的本金和回报,一共有大约两千块。她的资产在稳步增加中。我和她爸猛夸她赚钱有方,希望孩子能感受到:赚钱是快乐的!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以前天气晴朗的日子,晚饭后我们常沿着绿化较好,车流量很少的云山路散步消食。离家两个红绿灯有一家不大的超市,我常和小曦走到那里去买一瓶水或者一点儿小零食。幼儿园中大班后,我教小曦认识商品的价格标签,然后给她5块钱让她自己去买东西。小超市只有一个出入口(另一个常年关闭),我在出口外面等她。她拿着钱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零食,然后比对价格,看5块钱够不够买,起初她要花很长时间在小超市里挑选,后来慢慢熟练了。每次成功买好零食,出了收银台,她都飞奔到我身边,成就感满满地与我分享她买的美味。我告诉她买东西剩余的钱都归她,可以存起来。有几次她去超市里逛一圈后空着手出来,说舍不得用,想把钱存起来。然后一路想着自己的储钱罐里的钱又能多起来,别提多高兴了。现在已经上六年级的小曦,每次说起浦东的云山路,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那家小超市。她说那时候喜欢散步,就是喜欢去买东西。孩子已经体会到:花钱是快乐的!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小曦很小的时候,她的压岁钱基本都是由我“保管”的,大一点后我跟她商量好一人一半,她的那一半存在银行账户里,再大一点后,压岁钱基本都是归她的。去年春节过后,我对10周岁半的小曦讲解了活期、定期存款的区别,带她到银行去咨询理财产品,得知小朋友的账户只能存款,不能买理财。我问她要不要把钱存在我的账户上,我帮她买理财产品,她很犹豫,没有想好要不要这么做,因此这件事就耽搁下来了。那天我带她去ATM机上,教她怎么存取款,怎么修改密码,她非常兴奋地实操了几次,并设置了自己银行卡的密码。今年,所有压岁钱肯定都归她。我告诉小曦,压岁钱是长辈对她关爱的一种表达方式:长辈们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不知道买什么礼物给你比较合适,所以给你一笔钱,让你自己决定怎么支配。我建议她拿出一部分钱来回馈长辈,比如说在父母和家人过生日时赠送礼物表达祝福,在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节日里,也给长辈送礼物,这叫“礼尚往来”,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礼节。如果需要捐款,也从这部分钱里支出。剩下的钱,我建议她进行理财。我用最简单的语言,向她介绍了什么是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由小曦自己选择。希望新的一年里她投资有方,能体验到:理财是快乐的!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想起我小时候的压岁钱,就真的只是“压岁”用的,过完年,岁压完了,钱就归爸妈了。那个年代在偏远的小山村里,有钱也没处花。家里经济紧张,过年包出去的红包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需要把我们收到的红包去填补,也是理所当然的。三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许多爸妈对待孩子压岁钱的处理方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压完岁就全部没收,理由是孩子小,不需要花钱,也不知道怎么花钱。这么处理确实最简单,当然也最粗暴!然而,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几乎所有简单粗暴的方法,都只是父母省心,对孩子来说真没什么好处。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压岁钱和日常零花钱,是唯二的两个收入来源。零花钱数额不多,且基本平时都花掉了,能用来“理财”的也只有压岁钱了。正如广告说的一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就是放弃了教育孩子理财的唯一机会,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潜在的穷人。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压岁钱有很好的规划,比如一部分买保险,一部分投资,一部分平时零花等等,这种做法非常好。但是,如果这些规划没有对孩子进行讲解,没有让孩子参与和选择,那么再好的做法,也只是家长的投资策略,和孩子的“财商”没有关系,充其量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好榜样。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如何提高孩子的财商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着重点应该不同,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3岁左右,教孩子辨认纸币和货币;4-5岁,教孩子掌握简单的购物流程;6岁左右,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7岁,能识别价格标签,判断自己的购买力;8-9岁,让孩子明白在银行开户存钱的道理和流程;10岁左右,让孩子有节约意识,明白商品打折、优惠等活动;11-12岁,会制定消费计划,合理地“花钱”。12岁以后,可以给孩子讲解利息、股票、保险等金融概念,创造条件让孩子逐步接触理财工具,慢慢学会理财。正如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需要不断开发和培养一样,孩子的财商,也不会在他年满18岁后突然增长,它只能是从小在父母的悉心培养和熏陶下,一点一点地提高。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财务自由”,就从压岁钱开始培养他的财商吧。来源:诺曦妈妈(ID:nuoxi-mama)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看完文章有感触?加入“家校会”,一起交流——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关注就能长伴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家校会

在这里,探寻和发现家庭教育的更多美好可能……

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以喜欢的方式过寒假

从港大到哈佛,他说:背诵很重要,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重要

期末考试不足两周!家长不管有多忙,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教育是一次爱的碰撞,家长与老师配合越好,孩子就越成功

无论考得好坏,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一位妈妈给儿子定的手机使用家规,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李玫瑾: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平时都会,考试不对,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积懒成笨”!

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这10点教育心得,关乎孩子的未来

同一个班上,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词(转给家长)

正式出台的笔顺标准写法,很全面!家有小学生的,建议收藏

想让孩子闭着眼睛也能读书,收藏好这200本小学必读书目有声书(附链接)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务必亲力亲为!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七种家庭,请家长都读一读

阅卷老师最厌恶的几种字体,看看你家孩子的字属于哪种?

人民日报公布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父母这样做,太耽误孩子了!

看看这组刷爆朋友圈的漫画,才知道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养成的

特级教师耗时60天、从5000部电影里精选的90部经典之作!(推荐收藏)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懂事的父母!这几张图已经火爆全国!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不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

没有原则的父母,养不出有规矩的孩子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家长必读)

一张家庭教育表,不同思维的父母,培养不同状况的孩子(建议收藏)

李镇西: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一位老教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当家长有五层境界,你处在哪一层?

当孩子说“妈妈,我没考好”,你的回答可能影响孩子一生(转给家长)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妈妈用蛮力!

强烈建议父母阅读: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10幅漫画警醒中国父母: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在教育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

最理想的教育,是认真负责的老师、通情达理的家长、勤勉努力的学生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 编写不易,点个“赞”或“在看”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你的一个决定导致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