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军:乡音无改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2)

作者 贾立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名作,由于抒发了作者久客他乡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而被千古传诵。

       对于走出家乡,在第二故乡定居兴业的我们,每每回到家乡寻根问祖、访亲探友时,是不是也有与贺诗人同样的感慨呢。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3)

       今天得闲,仅对诗中“乡音无改”四个字说点常常在心中涌出的所经所历。

       “乡音”是每个人牙牙学语时就烙下的故乡印记。尽管时光飞逝,人生易老,岁月消磨,但家乡口音却没有改变。苏轼诗有“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清人叶燮诗中也有“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这是客子对乡音的共同感受。

       我就是一个入乡难随俗的人,尤其是在口音上,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是这乡音就是改不了,这也许与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关,说兩件相关的事吧。

      有一年,我兼“生物制药”专业的班主任。开学之初,班级学生纷纷找我,反映听不懂高等数学老师的课。这么多人找,事闹大了,来个罢课,那问题可就严重了。怎么办?亲自感受一下吧。我尽快找时间去听了一堂王老师的课,王老师又高又瘦,一头白发,应该是快退休了,不听他说话,从神态上看便知是个南方人。王老师讲课极其认真,板书工整、字体隽秀。我也是全神贯注地听,可惜的是我有许多听不懂,是听不懂他的口音、他的话。再看看同学们,鸭子吃酱杆,直脖了,一脸的茫然。做为同行,我能怎么办,一方面和王老师沟通,课讲的再慢一点,争取普通话说的再标准一些。另一方面给学生开会,大讲王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认真负责、水平高,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经过我的努力,总算把这事压下去了。本来吗,我要是按着同学们的意思,找教务处,要求更换老师,那对王老师的伤害可就太大了,怎可!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4)

       忘了是哪一年,学校刮起一股风,也许是上面有要求,老师们要通过普通话的考核,获得证书,做为老师上岗的条件。我想,这对于我太简单了,你别说,听录音练习,人家说的和我说的就是不一样,别自以为是,认为自已说的就是普通话了。你在讲台上讲,下面的学生用不了一堂课就知道,这位老师是东北人。

       乡音有时会给自已带来麻烦,二十多年前,天津公共交通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有时下火车时错过了公交末班车时间,有时要去火车站接客人,这时就得打车了。有的出租车司机听你的口音认为你是东北人,不是本市人,他就绕路,兜一大圈,为的是让计价器多蹦几个字,多赚几块钱。有一次我问师傅,我去河北区,为什么开到和平区了,师傅说,去河北区的那段路正在修路,我说我刚从那边过来,根本没修路,师傅无语。车里还坐着客人,不好与师傅多纠缠,只能吃哑巴亏。又考虑干啥都不易,都是基层老百姓,事后也不愿意去打什么投诉电话。吃了几次亏之后,我随身带着工作证,打车时,若无其事地和司机师傅聊天,故意扯到自已在哪儿工作,家住哪里,还把工作证拿给师傅看,我这不是为了显摆,只是想让师傅知道:我是天津的,熟悉路,骗不了我。师傅老老实实按照最近的路线走,我也不用担心被讹钱了。

       在天津,想找老乡的最佳途径是去菜市场,摊位上有油豆角的,摊主十有八九是东北人,因为天津本地人基本不吃油豆角,只有东北人摊主才上货油豆角,卖油豆角的和买油豆角的都是东北人。买卖双方说着东北话,你问他老家住哪里,他问你从哪里来这的,碰巧儿,也许老家是同一个县的呢。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5)

       天津人保守,有的天津老人连北京都没去过,更谈不上登上长城看看了。前些年房地产热,市区楼价从兩千多元长到兩万多元,甚至四、五万元。我认识的天津人,其中有一位从房价低时开始张罗买房子,买了十来年也没买上房子,原因是刚要买又涨价了,再要买又涨价了,涨价的速度总是快于他买房的速度,这使他总是处于后悔、抱怨、嗟叹之中。所以靠炒房赚钱的天津人少之又少,他们还忌恨外地人买房抬高了天津的房价。虽如此,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东北人。话扯远了,有时间专门聊聊天津人,再扯回来吧。一次去天津的蓟州旅游,一群天津的大妈,听我和老伴说话的口音,在背后叽叽喳喳地议论:东北人(指我俩),来天津看孩子的。这话听着难听,充满了轻蔑。还真是的,现在来大城市给子女看孩子的还真不少,即便如此,有什么理由轻视他们呢?从另一个侧面看,不也说明他们人生最大的成功,把子女培养成了硕士、博士,走出庆安,在大城市安家落户、事业有成吗?听着他们的议论,只能是付之一笑,回答他们的问话,比如,来了几年了,是看孙子还是外孙啊。有时他们会问,有没有退休金啊?住在子女家手里没钱可不行啊!这时,我会说:“还行,做点小买卖,摆地摊卖点菜,一天能挣个三十、五十的,好的时候能挣个百八的。”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唠的津津有味。他们说他们的天津话,我们说我们的东北话,看他们自豪的样子,幸福指数老高了。他们自认为说天津话的人要比说东北话的人高一等。

       要说和东北人最亲热的要属在东北当过知青或在东北当过兵的人了,无论在哪个场合,只要听出你的东北口音,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与你搭讪,问长问短,回忆当年他们在东北生活、工作的经历,说到动情处,难以掩饰或是兴奋或是懊悔的情绪。

       有一次在马尔代夫,其中一对老夫妻旅友,他们说已经去过六十多个国家了,还去过南极。先生听出我的东北口音后,立刻亲热了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当年在黑龙江当汽车兵时,几乎黑龙江所有的县他都跑过,当他问我逊克啊、呼玛啊、虎林啊……这些县的情况时,我是张口结舌,一点儿都回答不出来。他问我你老家是哪儿的,我说是绥化市庆安县,在哈尔滨的东边,他立刻纠正我说,“不对,庆安在哈尔滨的北边。”听他这么说,我也迷惑起来,上网查查,还真是我错了,庆安确实在哈尔滨北边,只是略微偏东一些。可见,黑龙江的军旅生涯已刻印在老先生的大脑里了,甚至详细到各个县的地理位置。老先生居住在北京,离休前是正团职,老伴儿离休前是正军职,经济条件好,难怪他们到处去旅游。至于为什么由一名汽车兵能升到正团职,为什么老伴儿会是正军职,这些疑问只能留在心里了。

       还有一次,去甘南旅游,一位天津本地人大哥听我说话,一下子就猜出我是黑龙江人,总是找机会和我唠嗑。他说他退休前在建行工作,经常到黑龙江出差。我问:“在银行工作,到黑龙江出差干嘛呢?”他说:“到黑龙江各县的建行帮助安装、调试设备。”我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不便多问。他盛赞黑龙江的美食,什么得莫利炖魚啊、大鹅炖粉条啊、小笨鸡炖蘑菇啊,还有什么烀苞米、蒸倭瓜、大豆腐蘸酱等等。听他眉飞色舞地一一道来,好像他此时此刻正在品味美味大餐,连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帮助安装、调试设备,各地、各单位能不好好招待吗?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6)

       当我回到家乡时,有时家人会说我口音变了,可能有时说话时会带出一点天津味,比如天津人说话好说嘛、嘛的,你干嘛?嘛事?嘛?但我觉得我的口音没有变。一个人的口音,连同他的性格、脾气、人品,能变吗!

       庆安偏远地区的农村人,说话口音与庆安城里人的口音一听便知,东北方言更多些。是啊,普通话说的好与否一般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前几天去菜市场买完菜等公交车,一位女士对我买的一梱葱赞不绝口,说是干净,意思可能就是没有多余的叶子,都是葱白。我说这葱虽好,但是价格也贵,五元钱一梱呢,也就是两斤吧。旁边一位大爷手拎一兜葱说:“我这葱一元钱一斤,你那梱葱没有二斤。”我说:“是啊,可我不愿意去排队,贵是贵,但省事。”那位女士问我:“你是东北人吧?”我说:“是,一听我说话你们就听出来了,老土了!”女士忙不迭地说:“不土、不土,听你们东北人说话像听相声似的。”嘿!我这还是第一次因为说话被表扬呢,可能这位女士赵本山的小品没少看,爱听东北人说话。车来了,满心欢喜地道再见,上车回家转。

       其实,东北人说的东北话也不尽相同,黑龙江和吉林兩省说的话语音比较接近,到了辽宁,特别是辽南和辽西,说话的口音与黑、吉兩省区别很大。但是,共同的特点是:东北方言中有很多来自满语,毕竟东北三省都曾是满族人的发祥地。

       乡音给我带来过烦恼,乡音给我带来过羞辱、乡音给我带来过趣味、乡音给我带来过快乐,乡音是我的标签、乡音是我消不掉的本色。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忘不了乡音、改不掉乡音。在新的生存空间里,听到乡音时,我立刻有了亲近感,像见到了亲人一样。但愿在天津我能听到更多更多的乡音。

 作 者 简 介

贾立军 1972-03-20,山区建设指挥部三连。1974-09,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1977-10,佳木斯市化工研究所。1994-08,佳木斯化工二厂。2003-09,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工系。2014-03,退休。

现住: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国际公寓社区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7)贾立军:乡音无改(图8)贾立军:乡音无改(图9)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0)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1)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2)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

记录庆安陈年往事

唤起民众美好回忆

关注收藏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图书

请联系主编:微信qar466687597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庆安人民文化宫旧照(摄影 薛存中)

陈年往事的记忆 相关阅读请点击下边文字

王步文 : 太行山下寻“骄子”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非常的十年》三(节选)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非常的十年》二(节选)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非常的十年》—(节选)

于长富:头条旧闻(四例)

刘世智:记忆1959

王步文 : 金秋十月故乡行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原庆安县委书记李方旭、金明洙、杨信、廉继颇的往事 四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原庆安县委书记李方旭、金明洙、杨信、廉继颇的往事 三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原庆安县委书记李方旭、金明洙、杨信、廉继颇的往事  二

任福成 :《老任杂記》之原庆安县委书记李方旭、金明洙、杨信、廉继颇的往事  一

王步文 : 建国后庆安县的两批移民  下

王步文 : 建国后庆安县的两批移民 上

刘世智 : 大美人生秀一庆安醉美模特队追梦记

王步文 : 餐桌上的尴尬

于长富:当年的生产队长

刘世智:跨越半个世纪的聚会

侯庆华 : 哈市九天就医记

王步文 : 仙人饼(民间故事)

毕景文:记忆中的奶奶

张永勤 : 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侯庆华 : 陷阱与诱惑[二则]

周福祥:我们见到了毛主席

韩  杰  : 屯中旧事

侯庆华 : 无法遗忘的家书

任福成 : 我的妹妹任福政[续篇]

《偷水》一文引发热议!网友期待自来水公司改变官僚衙门作风真正为民服务(附原文)

盖吉忠 : 兴安槐花飘香时

视   频:“庆七一、跟党走”博安杯环城健康跑

视   频:《党纪丰功千秋庆 大华曙光起征帆》大华曙光四总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文艺晚会

张文仲:儿时的端午节

李铁庆 :  一次尴尬的“偷水”事件

汪兴运 :“婆 婆 丁”

蒋文辉 : 一封家书

林秀奎 :“儿啊,我真想做你家一条小狗”一一一位老太的呼声

庆安陈年往事.知青艺术团赴柳河踏青并举行活动基地揭幕仪式(录相)

庆安陈年往事.知青艺术团赴柳河踏青并举行活动基地揭幕仪式

侯庆华 :《山乡春韵》(散文)

于长富 : 当年的女社员

最新MV:初心你的初心 (张利国作词 王  飞作曲 张海霞演唱)

孟祥玉 : 从教二、三事

林秀奎 : 闪光的红色证书

蒋文辉 : 一张支票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团队庆六.一联谊活动精彩片段(录相)

王步文 : 醒来的童年梦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团队隆重举行“童真,童趣,童心”联谊活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迟丽娟 : 不了情

林秀奎 :“傻 瓜” 夫妻

王步文 : 早年的工作证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举行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电子图书发布会

杜凤来 :故乡往事

《陈年往事的记忆》编辑部,庆安《陈年往事和知青艺术团》活动中心举行启用揭牌仪式录相剪辑

林秀奎: 吃“百家饭”做“百家事” 一一那段日子令我难以忘怀

侯庆华:小纽扣大骗局

林秀奎:另类的两个 “屯大爷”(更新)

侯庆华:想起我们的老队长

宋有和:父亲的修业证书

王步文:四大爷的陈年轶事

盖吉忠:人生至味是清欢

庆安陈年往事.知青艺术团筹备建团的通知

王秀霞:回忆我的母亲

林秀奎:婚姻与生活(更新)

王步文:于先生——我心中的楷模

韩   杰:健康与老年

韩大臣:健康——是修炼出来的!

林秀奎:老了,怎么过

李奉哑:枪事儿

韩大臣:唠点健康长寿嗑儿

蒋文辉:我与“枪”的往事

于长富:闪光的足迹——怀念杨松书记文续篇

周福祥:查“电”的故事

韩大臣:我最愧对的就是我的妈妈

郭进学:我和“走资派”共处的时光

韩   杰:小屯怪事

于长富:它让我想起了杨松书记

王绍军:关于枪的记忆

王学军:玩枪的苦与乐

吳隆芹 : 年俗的追叙

关于“枪的回忆”征稿启示

蒋文辉 : 家是爱的港湾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编辑部群”已实行“实名制”管理

《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电子图书与读者见面

韩   杰 : 我的老家养猪记忆

任福成 : 我的妹妹任福政 下

任福成 : 我的妹妹任福政 上

王绍军 : 童年的春夏秋冬--记忆中的屋檐

《新时代记忆》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关于开启《新时代记忆》,承传《陈年往事的记忆》的倡议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平台主编春节贺词

盖吉忠:疫情已过 未来可期

韩   杰:讲瞎话的三婶

韩   杰:老疙瘩的惊险童年

林秀奎:我一生赛跑的记忆(更新)

孙   韬:北山知青三连故事 遇熊趣事 炸到一只狼

国明哲:庆安县城老城壕拾忆

王秀霞:粮证的故事

闫晓康:小时候大家玩的原始游戏

闫晓康:当年捡煤糊和穿乌拉草鞋

张永勤:浓浓亲情围绕着我

韩   杰:说说我童年

闫晓康:想起儿时打雀的那些事儿

张文仲:难忘当年“柳条通”

张德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王步文:也说保健与健康

盖吉忠:居家的日子

曲富军:抓鬼记

韩   杰:我和收音机的故事

韩大臣:庆安是个好地方

关于延长开展  “我最喜爱的《陈年往事的记忆》作品推荐”活动的通知

韩   杰 : 手扶拖拉机的记忆

张力伟 : 杀年猪——爷爷的童年故事

盖吉忠 : 牛梭头

张德林 : 关于存贮白菜的记忆

林秀奎 : 忆昔抚今一一一步一层楼

宋有和 : 深切缅怀我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火线”入党的老兵宋永太

曲富军:我的岳父

侯庆华 : 爱的枷锁

盖吉忠 : 农家小院欢乐多

王步文:荒原上的磨难

王玉莲:母亲教我习女红

李铁庆:我曾下过“海”

蒋文辉:从民警到保安

曲富军 : 半路工长

闫晓康 : 酒啊!酒……(续)

付万昌 : 说说早些年屯里婚宴办喜事儿

马   飞 : 醉海拾零

吕志刚 : 古稀之年圆儿时梦想

张文仲 : 往事回眸

宗树安 : 说说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及婚姻

张文仲:我的中学值得回忆

李伟成 : 重逢的时刻 —— 献给我想念的同学们

淡泊人生《老张的糗事》 林翁《捉贼》

蒋文辉:我也是好酒“之徒”

曲富军:老欧喝错了酒

李俊革:酒 (诗)

闫晓康:酒啊!酒……

韩   杰:喝酒之人说酒事

于长富:喝酒的故事

汪兴运:雪地 血花

王学军:话说喝酒

林秀奎:夜半惊魂(更新)

宗树安:我也说说喝酒的那点事……

李铁庆:我的醉酒故事

林秀奎:我的酒故事

于耀森:微风过处有醇香…… ——记年少时喝酒失态的溴事儿

侯庆华:陈年“酒”事

韩大臣:跟女人在一起喝酒最好

王玉莲:我与酒之缘

王步文:酒大酿惨祸

王   飞:“康夫协会”之歌

王   飞:酒的“陈年往事”之——和“酒”有关的故事 下

王   飞:酒的“陈年往事”之——和“酒”有关的故事 上

关于面向社会读者开展  “我最喜欢的《陈年往事的记忆》作品推荐”活动的通知

盖吉忠:陪伴在雨季里的爱(散文)

张永勤:菊展斗艳耀京城

张林口述:日伪统治时期的苦难劳工 (刻骨铭心的记忆) 整理 陈万海

陈年往事的记忆平台征集《我的恋爱故事》文稿

于长富:留住记忆的事情(附录两件)

张德林:樱桃红了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平台编辑部召开《张德林同志作品品读赏析会》

张德林:正月十五雪打灯 一1961年的正月十五

庆   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平台今天举行张德林作品品读赏析活动

张德林:故乡的碾坊

张德林:在大跃进的年代

张德林:1953年的端午节

张德林:在县"五七"干校的日子

张德林:山里人家与狼的故事

张德林:故乡的老井

张德林:1953年的端午节

韩大臣:我的两封信

杨婧格 : 钱饺子

侯庆华:难忘的农村老电影

韩   硕 : 照 片

寇浩阳 : 他 陶 醉 了

艾佳妮:我发现妈妈沉迷网购了

张德林:刮“大烟炮”的日子

王步文:提心吊胆的婚宴

王玉莲:我与大山的不解情缘

张德林:我所接触的上海女知青(更新)

孙   韬:我对核武器及其作用的了解与认识

林秀奎:永记童趣 不忘乡愁

张永勤 : 首钢园里度重阳

侯庆华 : 沤麻、出麻和大片汤

曲富军 : 难忘老师一句话

韩大臣 : 在司氏家族宗谱问世庆典仪式上代表嘉宾讲话

盖吉忠:家乡的秋天(散文)

王玉莲:父亲,我人生的楷模

王步文:千里改一字

闫晓康:难忘一九七六

孟祥玉:父亲的珠算人生

林秀奎 : 说身边事  赞拾荒人(更新)

张永勤:喜迎国庆排新舞 晓月湖畔展风流

王 飞音乐作品MV:《关东魂》

王 飞新作MV:《呼兰河 我的母亲河》

宋淑芹 : 我们的青春   一张照片的感悟

王 飞喜迎国庆和“二十大”最新MV:《国旗升起》

李俊革:幸福时刻

林秀奎 : 爷爷的故事

于长富:我和张密林同志的公务与私交

蒋文辉:经营翻斗车时候的苦与乐

侯庆华:三叔和他的坎坷姻缘

王秀霞 : 打猪草

艾佳妮:我发现妈妈沉迷网购了

于长富:一枚老照片见证的一段老话

《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平台十七日上午创作研讨会实录

《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平台今天上午举行创作研讨会

王步文:教训与警示

李俊革:那些感动的日子

王景林 (遗作): 我的启蒙老师

王   飞:唠唠“文革”时期庆安那些文艺事儿 上

王   飞:唠唠“文革”时期庆安那些文艺事儿 下

于长富:入群谢群友

关于举行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创作研讨会的通知

老教师冷尚春病逝 家属致谢社会各界(更新)

王步文:父亲的忌日

李奉哑:电的喜与惊

汪兴运: 关于"云"

王景林 (遗作): 噩梦与思考

李奉哑:厌恶出格淘出花——记凤延大哥两三事儿

闫晓康:厕所的今昔

侯庆华:故土情深 [二则]

盖吉忠:煤油灯寄情思

李铁庆:我领大家齐步走

张淑芬:我的童年 下

张淑芬:我的童年 上

闫晓康:1976北京 下

闫晓康:1976北京 上

王步文:“喝茶"也要适量

王步文:二次安葬 [故事]

侯庆华:从那句成语——想起的这些故事

张德林 :本达仙逝驾鹤去,高宏愿亮节当长存 悼念邹本达先生

于长富:我替逝者道声深情的谢谢——兼祭邹本达同志

邹本达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七时举行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系列群友沉痛悼念邹本达先生

邹本达先生于八月十八日上午病逝

闫晓康:七 夕

闫晓康:泥泞

于耀森 : 走近,庆安小城……

庆体育日2022(中国)庆安县田径协会庆司杯马拉松邀请赛录相

于长富:我近距离认识的张凤荣

侯庆华:故乡的小桥

周福祥:灯光球场

王紹军:童年的春夏秋冬——记忆中的太阳升

李铁庆:被偷--苦涩的回忆

盖吉忠:走进七月

韩   杰:勾起回忆的回忆

《陈年往事的记忆》文友纪念《记忆中的队房子》作者王景林

《记忆中的队房子》作者王景林病逝 记忆平台失去一文友

韩   杰:王大骂的由来

吴隆芹:我的包包鞋

庆安举行北山知青纪录片《不可忘却的知青岁月》首映式录相

庆安举行北山知青纪录片《不可忘却的知青岁月》首映式

侯庆华:七月荷香——《陈年往事的记忆》三、四集首发会随笔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三、四集图书首发式实况录相

庆安举行《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三、四集图书首发式

侯庆华:我的那段甜蜜寒酸的恋爱故事

于长富:欢声笑语庆安步行街

闫晓康:军营情愫

王步文:粮证的故事

王景林 :记忆中的队房子

王步文:高墙外的关爱

王绍军:童年的春夏秋冬--记忆中的庆安往事

M    V:七月的第一颗太阳

庆安建立记忆闲置物品捐赠群

杨宝忠:思茅“风波”

韩大林:援老抗美的点滴回忆

齐良华:我在老挝的日子里

盖吉忠:金秋之夜

蒋文辉:老黄牛

王步文:电话的演变

MV:七河源的传说

于长富:庆安步行街溢满老人欢声笑语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主题歌《陈年往事》MV歌曲视频与大众见面

王步文:雇短工

南迦巴瓦:  童趣的回忆———下雨啦

南迦巴瓦:  童趣的回忆———弹溜

白   鸥 :  放  飞

吴隆芹:怀念母亲

M   V :知青老爸

侯庆华:我和奶奶

庆安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资深的京胡演奏者 毕丛国本月六日在海南病逝 庆安戏剧音乐界同仁致哀!

张文仲:一个响当当的硬汉

宋淑芹:一副鞋带的感动

盖吉忠:我的自豪

林   木:换 岗

张长弓:梅花情愫

肖   林:老枣树的奇缘

侯庆华:银河水清鱼趣多

李奉哑:拒绝参赛

官方回应:县政府和大时代交叉路口交通处罚问题

柳   林:节日里的亲情

柳   林:端午粽香含邻里情

李铁庆:庆安“恐惧”路口还会依然如故吗?

鲁   芦:深埋在心中的乡愁

王步文:身居闹市盼厕所

李铁庆:庆安“恐惧”路口遇罚单

伍仲仁:新冠病毒是什么?(新冠病毒的小常识)

盖吉忠:春耕(散文)

王   明:生死离别

李树森:为世上四种人画象

于长富:期盼小燕子重归旧巢

马玉顺:我躲在角落里战斗

刘成林:医者深情让我流泪

吕爱莲:还是祖国好啊

李少君:别样的阻疫情

石   磊:伉俪战疫情

芦   苇:父亲的军旅生涯

王步文:也说“哭”

于长富:我吃“大锅饭”和“百家饭”时的事儿

李铁庆:点燃庆安光影历史的摄影师——薛存中

鲁   芦:启明星的光彩

张文仲:我爱凤仙花

吴  莉 :爷爷的任性人生

王  淇 :美 在 身 边

林  木 :等 待

肖  林 :凝视死亡

一抹寒烟 :开过蔷薇的夏天

夏青青:绿

刘庆彬:用绿色点缀你的生活

刘来生:丈母娘的新家

韩   杰:出工柳河水库的回忆

闫晓康:山  丹

最新推出MV歌曲:知青老妈

韩   杰 : 梦回故乡

王步文 : 到口酥(民间故事)

俞良华 : 军营忆旧

俞良华 : 马殿香马素贤兄妹和老段

曲咏泽 : 火车上的感动

高   燕 : 和我在庆安走一走

佚   名 : 奶 妹

佚   名 : 生命历程

盖吉忠 : 春节风俗(散文)

洪   丽 : 故乡的雪

李伟成 : 长歌当哭忆母亲—母亲逝世十三周年祭

吴隆成 : 母亲的情怀

韩杰:出工柳河水库的回忆

周福祥 : 下乡办电的苦与乐

鲁   芦 : 感怀旧物件 柳罐

鲁   芦 : 感怀旧物件 香炉

鲁   芦 : 感怀旧物件 棺材

于长富 : 见证牛性

柳   林 : 乡下巫神婆

柳   林 : 乡下保媒婆

柳   林 : 乡下接生婆

张文仲 : 我爱凤仙花

吴   莉 : 爷爷的任性人生

张文仲 : 渐行渐远的河套风景

侯庆华 : 党员大姑和我的三个孩子们

李丽娟 : 暖暖的冬雨

李铁庆 : 别了,我的“烟民”经历

心   痕:沐雪还乡

侯庆华:送灯

浅   秋:老家的那些变化

左   岸:回乡札记

高   飞:关于爱情

盖吉忠:故乡的年味

侯庆华:山庄四季舒情怀

张德林:奇缘遇见好运

李奉哑:了却了一个心愿

刘凤岐:父亲一生当的四个“官”

侯庆华:情系白手套

王步文:含泪的婚礼

王步文 : 湖南人的辣椒宴

闫晓康 : 军营情愫

张永勤 : 团团圆圆过大年

马   飞 : 现世现报(外一则)

浅   秋 : 老家的那些变化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平台向海内外作者、关注者及全县人民拜年啦!

庆安博安医院向全县人民拜年

柳   林 : 在变老的路上

张德林 : 杀年猪记忆犹新

柳   林 : 更多的亲近大自然

闲   香 : 有关自行车

张永勤 : 我们和北京冬奥一起向未来

侯庆华 : 少年时的记忆——正月十五趣事多

盖吉忠 : 小山村的秘密

冯俊岭 : 驴友1

冯俊岭 : 驴友2

冯俊岭 : 走近美妮城

唐广申 : 故乡的童年  家乡的小河

侯庆华 : 风雪砍柴路

于长富 : 宴客的吃喝有讲究

南迦巴瓦:腊月里浅说历法与日历   话元旦与春节之由来

韩  杰 : 女孩的俩爸俩妈

韩  杰 : 我和同学一起上学

韩  杰 : 说说小时候拉幔子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一车弹药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难忘庆城那棵红松树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破墙而入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一匹枣红马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十五车高粱米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国药乳香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蓝牌子自行车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无言的战友 二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无言的战友 一

今  个 : 说说咱庆安人抗战那些事 教堂里的上帝

木  子 : 小街的变迁

实况录相 :庆安大时代舞厅2022年元旦交谊舞联欢会

实况录相 :爱心 天歌艺术团2022年元旦联欢会

2022.1

刘淑兰 : 穿越张家界大峡谷

曲咏泽 : 我盼望下雪

鲁   芦 : 感怀旧物件

麦   穗 : 黑土地上的往事

南   山 : 牵着风筝的是心

侯庆华 : 不该发生的送粮诈骗案

闲   香 : 有关自行车

侯庆华 : 黄鼠狼 这充满神秘色彩的小生灵

宿世和 : 消    暑

盖吉忠 : 有空到乡下走走

王步文 : 公主坟(民间故事)

刘淑兰 : 荷花山庄荷花宴

李秀文 : 桂林游记

夏青青 : 荒地上的花儿

石   磊 : 夏日小城的鸟鸣

段金林 : 不忘初心

白雪松 : 父爱如山

张德林 : 山里人家的秋天

盖吉忠 : 我的打工回忆

幽   兰 : 美丽神奇的天子山

李丽娟 : 柿树人家

隐   梅 : 怀念母亲

刘淑兰 : 康复医院里的早晨

柳   林 : 记忆中的风箱

张德林 : 杀年猪记忆犹新

林   林 : 水湾中的那片芦苇

段   味 : 再回故乡

于长富 : 山中自有山地缘

张雨璇 : 五世同堂进春天

肖   风 : 再回故乡

浅   秋 : 庆安谷韵令我陶醉

白雪松 : 元宵节里灯笼红

金   戈 : 在变老的路上

鲁   芦 : 爷爷心中的新年

李   红 : 招魂儿

张雨璇 : 春天来了

盖吉忠 : 难忘小时候的冰糖葫芦

张德林 : 松鼠的葬礼

汪兴运 : 父 亲

李   林 : 人有移情别恋——“候鸟”生活体验

鲁   芦 : 往事悠悠

侯伯超 : 春归燕呢喃

辛红艳 : 无声的花草

飞   雪 : 诗意春天 ——咏春诗句赏析

春   晓 : 冬天的故事

鲁   芦 : 年味的变迁

束   岚 : 烟雨游漓江

盖吉忠 : 秋

段金林 : 万盏红灯挂起来

白雪松 : 乡下的说书人

一   丁 : 神奇的三叶草

张奇军 杨永庆:于天放牢门脱险

高 飞 :

“秋之语

刘庆彬 : 一帘幽梦一首歌

侯金文 : 黎明时分山村的欢笑

幽 兰 : 乡村随笔

于淑文 : 回忆我的伯父于延龄

段金林 : 刻在心底的感动

清 秋 : 山里人家的温暖

于长富 : 于千和他的人牙塔

白雪松 : 拉帮套

韩万发 : 我给抗日名将许亨植提马灯

许忠学 : 抗战支前模范左晋生赴京记

永庆 王捷:周庶范智取给养

张奇军 : 寒星冷月葬英魂——抗联四烈士马家桥遇难始末

于长富 : 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盖吉忠 : 不经意间便是秋天

“唱红歌、齐步走”文体健身活动的第一天

《 陈年往事的记忆》平台关于开展晚间商业街“唱红歌、齐步走”文体健身活动的通知

白雪松 : 父爱如山

杨永庆 : 采山记忆

于淑文 : 回忆我的伯父

杨永庆 : 采山记忆

束 岚 : 问世间情为何物

舒 兰 : 情醉透龙山

孙冬梅 : 夜袭大罗镇

关 健 : 游子眼里的家乡

丛 山 : 故乡的小河

舒 兰 : 走在家乡的田埂上

王步文 : 谁之错?

刘淑兰 : 圆梦韶山冲

吕永孝 : 药

柳 林 : 温暖的红

盖吉忠 : 多彩的学校生活

盖吉忠 : 中秋 一轮明月寄相思

张卓桥 : 留守老人

张卓桥 : 老家墓园

丁 起 : 送祭灯

卢 迪 : 是花一生都美丽

肖 林 : 柳条丛里故事多

柳 林 : 温暖的红杠校服

郑军伟 : 情满中秋

飞 雪 : 魅力广场舞

新歌MV原创音乐作品:再唱我爱你中国

新歌MV 升国旗 奏国歌

张卓桥 : 爷爷们的烟袋锅

侯庆华 : 三十年的遗憾——怀念和母亲生活的那几年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平台部分群友赴绥棱北山游 赴哈市观赏菊花

王步文 : 荆棘花案

张 鹰 : 我为庆安治水点赞

张 强 : 庆安是个美丽的地方

于长富 : 好想一位老书记

张德林 : 爬犁情缘

杨永庆 : 我和孙犁的交往

石 磊 : 二楼阳台的那盏灯

白雪松 : 元宵灯会

侯伯超 : 柳林仍有鸟鸣唱

MV 庆安老年大学校歌

王 山 : 头上的那片蓝天

侯伯超 : 望龙山纪行

伍仲仁 : 英文班的回忆

MV 刻在米粒上的名字——献给袁隆平的歌

鲁 芦 : 老爸老妈的长寿密码

盖吉忠 : 故乡的灯火 月亮 多彩的学校生活

王步文 : 易地开发建三江 成败得失众人评(下)

王步文 : 易地开发建三江 成败得失众人评(上)

杨永庆 : 模范交通员(下)

杨永庆 : 模范交通员(上)

尹文忠 : 从没亮出的进山证

侯庆华 : 小屯的回忆

高 飞 : 一双红皮鞋

高 飞 : 一个胖瓷罐

高 飞 : 一张旧照片

段海燕 : 旧物藏温馨

盖吉忠 : 难忘小时候的供销社

于长富 : 陈年旧闻谒新友——《社员心里乐开了花》

侯庆华 : 我在山庄看奥运

鲁   芦 : 记忆中的米斗

盖吉忠 : 雨

王步文 : 从过“洋节"说起

闫晓康 : 七夕

白雪松 : 渐行渐远的炊烟

张德林 : 我同关沫南的交往

芦 苇 : 过年拜家谱

蒋文辉 : 老山羊

盖吉忠 : 春雪留痕

王步文 : 天堂公司(故事)

盖吉忠 : 难忘家乡的炊烟

高   飞 : 乡愁就在心里

鲁   芦 : 战友情

石   磊 : 出门见喜

杨永庆 : 渡 口

曲淑琴 : 我为难忘的知青友情喝采!

李铁庆 : 北山知青纪念碑落成记

李铁庆 :《啊,知青战友》歌曲诞生记

冷姝憬 : 跨越半个世纪的思念

闫晓康 : 我所知道的海城地震

盖吉忠 : 我爱我的家乡

郑军伟 : 公平的竟争

吕永孝 : 鞋

孙君昕 : 冰凌花

刘福寅 : 八一建军节随笔

李铁庆 : 回忆我的军旅生活

王步文 : 饭  碗

盖吉忠 : 一盏灯的变迁

王步文 : 早年的县大院食堂

侯庆华:一次尴尬难言的大串联

盖吉忠 : 八仙桌

李铁庆:让北山知青有个网上“新家”

原庆安钢铁厂一名退休工人参加大合唱有感

王步文 : 文庙

盖吉忠 : 家乡的端午节

郑军伟 : 我画家具那些年

王步文 : 荷花仙子

李艳波 : 两根黄瓜的高考---回忆我的高考

李艳波 : 高老站追忆

孙君昕 : 故乡的端午 挂在荷包上的记忆

蒋文辉 : 小石磨

视频:庆安心仪舞蹈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视频:庆百年华诞 颂百年辉煌,安泰街道 枫叶合唱团专场演出

盖吉忠 : 老木箱

侯庆华:春晓山庄二三事

侯庆华:第一次出民工

李铁庆 : 难忘的“卡拉OK大家唱”

李铁庆 : 我与我的坐骑

盖吉忠 : 难以忘却的往事

王步文 : 垂钓故事两则

盖吉忠:我与手机的情缘

蒋文辉 : 家风

郑军伟 : 我与欢胜,铁力,友好的邂逅

盖吉忠:年味

王学军 : 正月十五放烟火

视频:迎建党百年 庆安博安医院开展祭先烈、学党史、唱颂歌系列活动

侯庆华:采山于长富:《“栽花”记》  ——原庆安县委书记于湘浦改变小于窑面貌纪实《陈年往事的记忆》合唱队  十二首经典歌曲歌词

《陈年往事的记忆》合唱队在庆安商业街举行全民大合唱活动

闫晓康 : 大酱飘香(二)

闫晓康 : 大酱飘香(一)

国明哲 : 柳河流水诉春秋

林秀奎 : 永久地记忆 永恒地精彩  一一诗赞《往事》联谊活动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创作群体开展“歌颂党、爱家乡”联谊活动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晨练队”成立

郑军伟 : 剪报乐

吕   岩 : 忆父亲吕鼎臣

周福祥 : 难忘的“拆迁”经历

盖吉忠 : 乡村锔锅匠

刘世智 : 巍巍大青山  火红大熔炉

《格木克文艺》登载《陈年往事的记忆》《北山知青》图书发行仪式

吕永孝 : 怀念爷爷

侯庆华 : 大巴车上的一场骗局

郑军伟 : 端午遐想

国明哲 : 我认识的一位抗联战士

王学军 : 欢快浓郁的秧歌情

盖吉忠:难忘同学情

吕永孝 : 庆祝全国山河一片红

侯庆华 : 家乡稻作话沧桑

于长富:难忘当年那盆火

于长富:我的一点陈年思念  ——盼鸟归 任鸟飞

于长富:牧羊鞭

于长富:伤号叔

2021.4《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二集《北山知青》图书赠书仪式

于长富:老四红

2020.11.28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图书首发式现场釆访实录

于长富:向信任致敬

于长富:孩童时期的文化生活

2020.11.28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一集图书首发式实况录相

于长富:拾“穗”记

于长富:一次政协常委团体进京的记忆  拜赏庙联 (两则)

王学军致《陈年往事的记忆》编辑部的一封信

庆   安 : 纪念建党百年新歌《伟岸身躯》面世

庆   安 : 京歌《这就是庆安》面世

于长富:我与犬的缘分  踢毽子(两则)

于长富:别了 疙瘩山!篝火烈烈(两则)

于长富:宝贵的年华 难忘的岁月 追念老友赵起超 (两则)

关于《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三、四集图书出版捐助的倡议

林秀奎:艰难学业路 奋进苦追求 下

林秀奎:艰难学业路 奋进苦追求 中

林秀奎:艰难学业路 奋进苦追求 上

郑军伟 : 难忘家乡好心人

庆   安 : 京歌《这就是庆安》面世

侯庆华 : 丰乐中学的那两年

王学军 : 写对联与卖对联

盖吉忠:老家怀想

侯庆华:我的教师梦

王学军 :“ 电影迷”

王步文 : 故乡的那棵榕树

侯庆华 : 发家路上坎坷多

曲陆森 : 寻找当年的老班长

吕永孝 : 一个养鱼池的始末

盖吉忠:新岗新路

侯庆华 : 发家路上坎坷多

刘长义:怀念父亲

刘长义:怀念母亲

王步文:刘大哥,你在哪里?

韩大臣:人无正事误大事

罗海生:呼伦贝尔草原行

王学军 : 难以忘却的"鱼趣儿"情怀 下

王学军 : 难以忘却的"鱼趣儿"情怀 上

盖吉忠:苦春头子

侯庆华:大 爱 如 山  ——怀念我的母亲

周福祥 : 庆安电业的学徒工(二)

周福祥 : 庆安电业的学徒工(一)

李   林 : 怀念小妹

郑军伟 : 回乡赴《记忆》图书发布会记

侯庆华:我在砖厂十八年

王步文 : 生产队的“半边天”

张永勤 : 党旗颂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南迦巴瓦:西藏之旅4

南迦巴瓦:西藏之旅3

南迦巴瓦:西藏之旅2

南迦巴瓦:西藏之旅1

司丙祥 : 司氏的丧葬风俗

司丙祥 : 司氏的婚俗

司丙祥 : 司氏的年俗

王步文 : 寒地黑土话屯名

候庆华 : 冬忙三事

盖吉忠:难忘生产队铲地送水的日子(两则)

高庆安 : 我的陈年往事

候庆华 : 关于灯的记忆

韩大臣 : 我们俩共同创建了一个民间“小剧团"

侯庆华 : 队里石长搞副业

盖吉忠:家乡的老井

高   飞:多彩的男人

郑军伟:年画

王玉莲:“嘎拉哈”我儿时的最爱

韩大臣 : 一封信,让我险些成为罪人

庆安举行《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二集和《北山知青》纪念文集发布会暨赠书仪式

候庆华 : 关于灯的记忆

吕永孝 : 别开生面的演讲

盖吉忠:回忆我的父亲

吕永孝 : 跳大神儿

张春波:往事的回忆

许   伟 : 鲜为人知的廉继颇

吕永孝 : 我与故乡磨房的情结

侯庆华 : 会锔锅锔缸的老疙瘩

王步文 : 故乡的贫协会

南迦巴瓦:文化革命拾零

候庆华 : 今天我捞忙

盖吉忠 : 捞忙

闫晓康 :“无限忠于”那年月……

于长富 :《陈年往事的记忆》阅后一封信

吕永孝 : 乡村“忠字舞”

于长富 :《陈年往事的记忆》阅后一封信

曲陆森 : 怀念写信的日子(两则)

郑军伟:忆家乡的唢呐声

吕永孝:草台班子

盖吉忠:小铜铃

林秀奎 : 童年小猪倌

曲陆森 : 打柴火的收获(三则)

张德林 : 人勤春来早 一建国初期的农家春耕往事

侯庆华 : 石长打工纪事

李铁庆 : 2013千里赴京学驾车--我在海驾的学车经历(下)

李铁庆 : 2013千里赴京学驾车--我在海驾的学车经历(上)

盖吉忠 : 万元户

侯庆华:那年我是半拉子

《陈年往事的记忆》第二集图书出版运抵庆安

蒋文辉:我担任《通讯报道员》的往事

闫晓康:母亲

侯庆华:小小闯关东(一)

闫晓康:家

侯庆华:生产队秋收二三事

吕永孝:下放户

王步文 :  脱坯搭炕忆当年

侯庆华:生产队的春天

马   健:往  事 下

马   健:往  事 上

张卓桥:“虎妈”教子的铭心记忆

刘世智:正月十五耍龙灯 一春节的记忆

张卓桥:难忘那年吃元宵

蒋文辉:怀念我的奶奶孙广珍

宗树安:难忘的一次“八级工”比赛考试

鲁 芦:回老宅过年

吕永孝:邻家大伯的帽子

王 山:头上的那片蓝天

林园不老松:将爱进行到底

艳   阳:我的年被隔在了2020

张卓桥:“年味儿”咋就淡啦?

闫晓康:还记得那些年是怎么“过年”吗?

张卓桥:花甲随感

侯庆华:我帮老爸找婆家

亚   峰:“送礼”遇险

佚    名“送礼”遇险记(故事)

鲁 芦:老爸老妈的长寿密码

郭进学:乡 情

石   磊:捏个糖人过大年

肖玉生:乡下的接生婆

侯庆华:几件农村难忘的往事

王步文 : 抢购秋菜

张文仲:遥忆“胡子”曾进村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七)在撤消的三连处理善后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 (六)  在一连的故事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五)回三连备耕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四)在二股修翠铁公路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三)老黑沟的劳动与生活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二)在庆安钢厂劳动

佚   名:下乡的生活片断(一)在铁路工务桃山工区搞副业

罗海生: 我的童年记忆

刘世智:回家过大年

王   铸:庆安车站的故事

张文仲:童年冬趣渐行渐远

庆安东门外《黄柳罐窨子》下  黄玉成口述——黄金武整理

庆安东门外《黄柳罐窨子》上  黄玉成口述——黄金武整理

郭殿文:我的写作生涯

曲陆森 : 我家有辆“宝马”车

刘世智:北广函授记

伍仲仁:私人照相簿之童年往事

许立萍 : 我的花棍舞人生

闫晓康:虱子 虮子 跳子

常桂荣 : 北山知青时期的回忆

佚   名 : 回忆下乡的日子

邢淑芝 : 护理姚美丽 —综合厂爆炸纪实后续报道

刘福顺 : 山区综合厂爆炸亲历记

国明哲 : 我所知道的北山那些事曲淑琴 : 我为难忘的知青友情喝采!张   莉 : 难忘的知青岁月 难忘的山区生活 (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王步文 : 故乡的两座神庙丛玉梅:南      下

任约格 : 怀念我们在五七干校的日子——纪念1970年毕业生奔赴五七干校五十周年

陈月华:感恩生活

2021.1

李奉哑:闫晓康《三转一响》读后

曲陆森:大姐的特异功能

闫晓康:井沿

王步文 : 冰天雪地割稻草

闫晓康:今昔庆安

林秀奎 :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贾立军 : 我家也有缝纫机

国明义:校园歌舞 ——忆中学时代的岳敏等老师和同学们

贾立军 : 我眷恋着的那方热土

蒋文辉 : 我的知青情怀

宋淑芹 : 厨房的记忆

闫晓康:三转一响之四  收音机

闫晓康:三转一响之三 手表

闫晓康:三转一响之二  缝纫机

闫晓康:三转一响之一 自行车

蒋文辉 :《我的知青情怀》

任约格 : 历经沧桑人未老 ——纪念庆安镇小学夏令营55周年

贾立军 : 我眷恋着的那方热土

李   林 : 父亲的传奇(二)李   林 : 父亲的传奇(一)

郭殿文 : 回忆《过去的春节》

林秀奎 : 压不弯的脊梁一一回忆我的母亲

林秀奎 : 我的父亲

马  飞 : 庆安县互助农场的创建

马  飞 : 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庆安

庆安举行《陈年往事的记忆》图书首发式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图书首发式将在今天举行

王步文 : 廉继颇同志的几件小事

林秀奎 : 缘也捉弄人 一一缅怀廉继颇同志

庆   安  :纪念为民造福的原庆安县委书记廉继颇征文启事

张铁珠  国明义——怀念岳敏老师

李奉哑 : 亦师亦友亦父兄  ——怀念岳敏老师

郑春滨 :“蒲公英音乐会”  让我走上了主持人之路

南迦巴瓦:读马飞《柳河五七干校和历史博物馆》一文随笔

马  飞 : 柳河五七干校和历史博物馆

征文启事:征集岳敏老师回忆文章

许莉娅 : 感恩生命中有您!——怀念岳敏老师

李铁庆 : 永远的思念——岳敏老师在我心中

卫   平 : 学做针线活

刘福顺 : 山里养蜂人

李铁庆 : 追忆我的知青生活

李晓艳:我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知青战友

伍仲仁 : 北山青年点记忆点滴

段金林 : 姚振宇 拼搏奋斗写辉煌

徐鲁闽 : 王飞 为时代谱写新乐章

徐鲁闽 : 杨明军 把艺术播向民间

冷姝憬:在日本小房子居住的日子

曲陆森:童年少年时代的趣事(上)

曲陆森:童年少年时代的趣事(下)

林秀云 : 一个特殊家庭的记忆

周铁来 : 庆安大高粱酒广告营销的背后

杨永庆 : 盘扎在心坎上的乡情

于长富 : 我的乡亲

李奉哑 : 酒的囧事

郑军伟 : 家乡书趣

李奉哑 : 翠花,上酸菜!

张德林 : 我与翠花 上酸菜

汪兴运 : 六场国考的背后……

贾立军 : 火车情缘

汪兴运 : 六场国考的背后……

罗海生:我的童年记忆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打场

李铁庆 : 八、九十年代的庆安:走进新时代

李铁庆 : 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们的明天比蜜甜

李铁庆 : 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们的明天比蜜甜

李铁庆 : 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李铁庆 : 八十年代的庆安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李铁庆 : 七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热恋的故乡

李铁庆 : 七八十年代的庆安 谁不说俺家乡好

李铁庆 : 七八十年代的庆安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李铁庆 : 70年代  是什么样的年代?

李铁庆:70年代  孩子们经历的那些事儿......

李铁庆:七八十年代的庆安商业街

李铁庆:你了解七,八十年代的庆安城吗?

王   飞:财神庙的传说

曲陆森 : 母亲捡秋

孙振民 :

《母亲的长烟袋》赏析

刘淑兰:母亲的长烟袋

曲陆森 : 火盆的记忆

李奉哑 : 我家也曾食品行

廉丽芳 : 庆安的文革岁月

李静峰 : 八卦 我的童年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工作队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送公粮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杀年猪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冰雪地上的秧歌舞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打柴禾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秋    收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碾   房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人们的饮食

宗树安 : 回忆六、七十年代的车工

王   铸 : 回忆中学时代

马   飞 : 我的求学之路(上)

马   飞 : 我的求学之路(下)

曲陆森 : 我所了解父辈的一些事

王学军 : 我和郭颂同台演出

李奉哑 : 庆安的骄傲 庆安一中文艺宣传队简记

王   飞:“宋氏德玉”当官为民伸冤  《青天落泪》上演轰动全县

李奉哑 : 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贾立军 : 陪着老妈捡纸壳

李奉哑 : 老家文革拾忆 --上山下乡

王步文 : 山火无情人有情--金沟林场扑火记

汪兴运 : 父亲母亲的传奇故事

李奉哑 : 老家文革拾忆--四个伟大

郭凤志 : 故乡的秋

汪兴运 : 我的天堂之旅

郭殿文 : 永远的思念--献给逝去的妈妈

宗树安 : 我记忆中的那些事儿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服   装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婚   俗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住房的变迁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农业学大寨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水 井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春 耕

曲陆森 : 保密的12号工程

蒋文辉 : 我的篮球生涯

任约格:不老的疙瘩山情

王   铸:难忘的老黑沟

张   强 : 努力做生活中的强者

田文山 : 桃山铁路清筛时的人和事

黄金武 : 难忘的北山麦收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生产队长

曲陆森 : 给母亲做手术

吴艳秋 : 故乡的记忆

孙振民 : 远逝的背影

曲陆森 : 由《老照片里的冷先生》一文想起的一点往事

汪兴运 : 也说说我的童年

丛玉梅 : 我的童年记忆

王   铸 : 北城壕的趣事

伍仲仁 : 老照片里的冷先生

陈慧芳 : 繁荣郊大

王步文 : 早年的生产队

刘福顺:故乡的小河,少年的快乐(续)

曲陆森 : 小城文革中被毁掉的文物

蒋文辉 : 怀念父亲蒋忠诚

王   飞:下乡北山的日子

曲陆森 : 东北大酱

刘世智 : 走马观花说“时尚”

郭凤志 : 美丽的乡愁---瓜棚

王   飞 : 金马驹的传说

曲陆森 : 一个值得怀念的人——王玉祥

张永勤 : 父爱如山--怀念父亲张广信

曲陆森 : 怀念母亲

王   铸 : 我的父亲

张永勤 : 母爱深深一一怀念母亲胡桂英

罗海生 : 我的童年记忆

李本田 : 在抗美援老的日子里

郭凤志 : 家乡风景画

国明哲:庆安艺人系列之三  食品行

国明哲:庆安艺人系列之二  铁器行

国明哲:庆安艺人系列之一 木器行

王   飞 : 格木克河的传说

郭进学 : 进瓜地的风波(五七干校生活拾零)

国明哲 : 织履贩市李奉哑 : 魂牵梦萦大广场

王   飞 : 庆安的由来

伍仲仁 : 我的日记 我的老照片

贾立军 : 危机四伏

郭进学 : 兴山劳动锻炼的回忆

国明哲 : 故乡的水井

张永勤 : 母爱深深一一怀念母亲胡桂英

国   文 : 小母鸡的故事(民间故事特辑)

贾立军 :“东风”岁月

李奉哑 : 老家文革拾忆

李奉哑 : 庆安打炮

林秀云 : 北山的黑瞎子

贾立军 : 我的“初恋”

马   飞 : 狼为啥又叫“张三儿”(东北瞎话儿)

黄金武 : 杀猪的故事(下)

黄金武 : 杀猪的故事 (上)

刘福顺 : 放猪遇到狼

大山之子:故乡的碾坊

大山之子:樱桃红了

刘世智:母亲蔡淑范一一鲜为人知的轶事

柳   河 : 风景名胜区(省级)

郑   谦 : 五七干校述论

张秀岩 : 我在柳河五七干校的一段学习经历

柳   河:文革中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2010组图)

郭进学 : 庆安五七干校经历的那几件小事儿

大山之子:正月十五雪打灯 一1961年的正月十五

王   飞 : 想起唱戏的日子

刘世智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贾立军 : 我给老乡办的那些“为难”事儿

刘福寅 : 辗转苏赣陕之间的军营往事

大山之子:从衣食住行,看历史变迁

李奉哑 : 神秘的“拉都来斗”

大山之子:在大跃进的年代

黄金武 :《北山二连食堂火灾亲历记》

刘世智:父亲刘英——最后的药师

王   飞 : 父亲的音乐情怀——怀念我的父亲王忠范

李伟成 : 长歌当哭——母亲逝世十三周年祭

李奉哑 : 我的奶奶

程新亚 : 来自爆炸中心的回忆

刘福顺 : 北山综合厂爆炸亲历记(上)刘福顺 : 北山综合厂爆炸亲历记(下)李铁庆 : 幕后的凶手李奉哑 : 庆安公安~监狱轶事刘世智 : 玩游戏引发的那些故事王   飞 : 小时候学琴的日子刘世智 : 我的“地道战”李奉哑 : 庆安“地道战”拾遗宋淑芹 : 学生时代的记忆常洪芹:铁道线上的娘子军大山之子:在县"五七"干校的日子黄金武 : 北山知青经历一直感动激励着我……贾立军 : 庆安西城壕的故事刘福顺:故乡的小河 少年的快乐郭洪明 : 北山经历铸人生刘福寅 : 六、七十年代校园往事宋淑芹 : 童年趣事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杨明军题李铁庆视频集《这就是庆安》请点击下边文字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小城展新姿(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小城夜色美(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流光溢彩庆安城,欢乐祥和过大年(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冰天雪地覆绿乡(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 夜赏冰雪好风景(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冬至柳河(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夏至柳河(2017)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 征稿启事

讲庆安老“话儿”,聊庆安“老事儿”,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公众号诚邀五、六、七零后闲聊庆安,一道回忆、撰写伴我们一起劳动、生活的家乡的“老人儿”、“老事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的劳作有大家的分享,才是其乐无穷!

“陈年往事的记忆”公众平台,发布家乡的文学写实回忆作品,同时发布老照片、视频、微电影,以及奇闻轶事等等健康向上作品,力求在网上为庆安人义务奉上丰盛的精神文化食粮!

结交新老文友,共享快乐时光!

欢迎新老朋友捧场、投稿、浏览、相互转告!

关注“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号,庆安的陈年往事都能浏览到!

投稿电子邮箱:

466687597@qq.com

投稿微信号:

qar466687597

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贾立军:乡音无改(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