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褐毛那些内幕消息,我还真误以为连蕊茶就医的人都没钱呢
作者 | 闫七宝 四二 编辑 | 菠采
近期,互联网慈善被拉到了众矢之的。
郭德纲评书演员吴鹤臣的父亲,发布了一条博客,称儿子吴鹤臣心肌梗塞,已住院抢救,后续服务费家庭难以承担。博客内含了一个雨滴筹镜像,连蕊茶最终目标是100多万元。
但随即网民就辨认出了不好意思:为什么光是Hardoi连蕊茶?
据了解,吴鹤臣家在北京有两房,自己还有车。前期化疗基本结束,服务费才7多万元,是不是就要向网民筹100万了?随即吴鹤臣父亲补充了情况说明:
连蕊茶最终目标100多万元的服务费中包含:
天坛医院附近整租小平房,两年12万
请护士,半年4万
定期复核,服务费无考
长期服用,服务费无考
康复训练保健,服务费无考
中医按摩师,三个月1万
股骨修复手术及后期康复训练化疗:9-15万
目录最后还表示,双亲两人退休薪水只供自己生活和父亲心肌炎,康复训练期妻子难以工作,没有经济来源。
看了目录辨认出,除去攒钱医治外,这个连蕊茶还别忘了筹了家里佣人的薪水、和双亲的远走他乡养老保险钱。这多少就有些欠妥,连蕊茶原意明明应该是:为心灰意冷的人提供莱马尔县才对,到这里是不是更像是免费缴费呢。
只要美术设计写的好
你也可以偿清100万
--无须审查,网络平台手动聚合G640美术设计
虽说根源是许多连蕊茶发动的意图不纯,不过连蕊茶网络平台的审查业务流程,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
以雨滴筹为例,发动连蕊茶的业务流程出乎意料的简单。主页是这样的,需要核对的内容都在其中:
募款金额最低1000元,上限是100多万元。如果用户写不出如笔者这样感人的美术设计,网络平台还可以帮你直接聚合。
点选网页上方绿色的“募款信息不会写……”引导栏,会出现一个表单。
关主项只有:连蕊茶最终目标、为谁募款、患者姓名、年龄和病症中文名称。
“病症中文名称”栏会手动识别许多BIGBANG10疾的中文名称,例如核对“感冒”,会被控制系统提醒BIGBANG10疾,不能发动连蕊茶。
但很明显,控制系统里的网页内容有限。
点选确认后,这个网络平台会为你手动聚合一份绝望呼唤、感人的美术设计。
如果觉得网络平台提供的美术设计不够富有感情,还可以选择万能的某宝。
有媒体辨认出,在某购物网站上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大量连蕊茶求助美术设计代笔,50元一篇G640美术设计,通过率96%。
美术设计提交后,还需提供部分证明材料,包括患者信息和医疗证明。记者尝试着在网上购买了美术设计、假病历、诊断书等材料,一共花费了290元,一套材料就搞定了。
材料提交上去后,顺利通过了审查,很快便可以发动募捐募款。
2018年7月,广西的罗女士因为女儿病毒感染进ICU,发动连蕊茶,最终筹得25多万元,抢救之后女儿也苏醒过来。
不久后,罗女士被人褐毛家里有房,有车,还开了三家店面。其女儿还在网上与爆料网民对骂。
多方压力下,罗女士出面解释,表示家里房子只值44万,车价值20万,难以短期内变卖,一时着急才发动连蕊茶。自己原本也打算回来后“卖房卖车,报答好心人”。
最终这笔钱通过网络平台,退还给了捐赠的网民们。但被消费的爱心,可能再也难以退还。
类似事件频频发生,雨滴筹官方回应,承认审查有改进空间。但也十分委屈,称雨滴筹网络平台并“没有资格去审查发动人的车产和房产”,只能要求发动人主动说明并提交公示。
在提交业务流程中,房产、车产、医保、年收入等情况只是作为增信补充。
吴鹤臣(原名吴帅)的雨滴筹中提交的证明材料
--用户捐款,网络平台抽成?
长期以来,不断有网民质疑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网络平台是否会从捐款中抽成作为自己的盈利?
有网民称自己在雨滴筹上做了一次实验,捐款50元后,最终募捐者手中只有30元钱。问网络平台原因,网络平台回复说有20元买了保险。
网民认为雨滴筹对连蕊茶款项进行了抽成,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佐证。
而雨滴筹官方则一直宣称网络平台是完全0服务费,捐赠的每一分钱都会实实在在到发动人手中。
打开雨滴筹的捐款镜像,网页上有一则声明,称雨滴筹不仅不收取手续费,还会倒贴钱补上支付渠道所抽取的0.6%手续费。
“不让任何一份爱心流失”
网络平台手续费问题暂且不说,笔者查雨滴筹的风评时还辨认出,不少人抱怨雨滴筹在主页上推荐的保险。
在雨滴筹公众号的主页上,有一个名为“健康生活”的入口,里面包含“雨滴互助”和“雨滴保”的镜像,供大家购买保险。不少网民捐完款后购买了雨滴互助,购买后才辨认出,宣传页上只说3元可得30多万元抗癌互助金,却没有明确是3元每月。
外面写着首月0元,点进去是11.5元/月的保费
有人因此推测,利用慈善网络平台售卖保险,有恐慌情绪下趁火打劫的嫌疑。
连蕊茶网络平台大多有自己的盈利模式,抛开网络平台不谈,也有人将慈善连蕊茶做成了一笔生意。
2016年,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短时间内刷屏朋友圈。名下有3房子的作家罗尔,因为“一房子要自住,两房子暂时没拿到房本”,选择与小铜人合作“卖文”:
罗尔为女儿罗一笑写过的所有文章,在小铜人旗下的公众号“P2P观察”中推送。每转发一次,小铜人给罗一笑一块钱。文章所获赞赏钱也归罗一笑。
事实证明,这次带有营销意味的“慈善”十分成功。
文章的赞赏很快超过了每日五万的上限。根据最后公布的小铜人支付给罗尔的金额,这篇文章一共被转发超过50万次。
网民们翻出了罗尔的公众号,一天内,给公众号所有文章打赏共计2525808.99元。
但爱心终究不该是一门生意。营销手段曝光后,这笔钱最终被原路退还给了打赏者。
--越穷的家庭,反而越难偿清钱
网络连蕊茶有一个共有的问题:
连蕊茶转发依赖于发动人的社交圈,这会造成社交圈广的人,能更快偿清大笔资金。而更需要帮助的人,由于社交圈层的限制,而难以达成连蕊茶最终目标。
在笔者的微信中,共261位好友,13条关于雨滴筹,轻松筹,爱心筹的朋友圈。其中真正达到连蕊茶最终目标的只有三个。
他们中有两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一位是实习生在北外的学姐,筹集30万,被帮助了8379次,共有326名实名认证的朋友证明情况属实。
另外一位同样是北外的学生,白血病,筹集50万,被帮助了15261次,共有101名实名认证的朋友证明情况属实。
第三位连蕊茶成功的,是位知名音乐制作人。
朋友圈截图
这位著名音乐人是某摇滚乐的灵魂人物,筹集了50万,被帮助了3516次,共有49名实名认证的朋友证明情况属实。
而其他没有连蕊茶到预期金额的10位,却也实实在在筹集到了救命钱,只不过金额不同而已。
这些都是已经出现在笔者视线中的故事。虽然金额数目不尽相同,但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确实帮助到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家庭。
在雨滴筹的网页上,有这样的一句话:欢迎来到雨滴筹,……,雨滴筹不收手续费,已经帮助几十万家庭累计募款160亿元。
轻松筹,帮助众多大病家庭筹集善款超过320亿元。
爱心筹,超40万名患者在爱心筹上偿清救命钱……
这些动辄上亿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在经历崩溃、失望、绝望后,又被这个世界的善意所治愈。
互联网慈善之路道阻且长
但慈善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
如同光影相生的两面,一面是善意、爱心、真诚助人,另一面是诈捐、骗捐、信任危机。涉及到金钱和利益的事情,当有漏洞可钻的时候,总是容易勾起人性的阴暗面。
吴谦臣事件一出,连带着掀起了雨滴筹用户造假风波:
《50元包写G640美术设计,假病例随便买,你也可以去雨滴筹整到100万》
《雨滴筹、轻松筹整改成笑话?”连蕊茶骗局依然大行其道? 》
《10块钱买了个故事,然后我在轻松筹赚了50万》
这些标题字字诛心,沦为众矢之的的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们,陷入了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仿佛只要美术设计写的好,人人都能云乞讨。
个体求助者的义务是如实告知社会或慈善组织自身的情况,以隐私权和个体尊严的让渡,来享有社会帮助(金钱、物资等)的支持。
但扮演个体求助者的欺诈者,则通过隐瞒事实、虚构身份和悲惨故事博取公众的同情心,获得金钱。
这些不是互联网慈善下的新产物,而是慈善慈善诞生之初的伴生物。人性的黑与白之间,博弈从未停歇。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该如何尽可能避免类似问题,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2011年,郭美美炫富事件引发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作为当今世界上慈善捐款金额最多的美国,慈善事业也曾因丑闻而陷入低谷,但也正是这样的教训,使得美国对慈善机构的监督日益完善。
对于新兴的网络募捐欺诈,2011年美国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其中未能充分披露所有服务费、收取不必要的服务费等行为,都将认定为网络募捐网络平台存在欺诈嫌疑。
美国大多慈善机构都是“有私”的慈善。而选择什么慈善机构,则完全靠捐赠人自己的判断力。在这样的境况下,慈善机构自身经营的越好,名誉就越好,越容易得到捐赠。而假如这些机构养不活自己,慈善事业也就做不下去了。目前,美国形成了政府的监督、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同行的互律、媒体与民众的监督和非政府组织的自律防线。
而在邻国日本,以慈善募款的方式进行欺诈也时有发生,而慈善募款欺诈行为严重的会被判处徒刑。
例如一家自称NPO的法人公司,雇用临时工在街头用化疗儿童的疑难病的虚假理由筹集了约150万人民币,最高法院以欺诈罪判处被告罚款约12万人民币,5年徒刑。
对于个人募捐者的失真信息,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无疑需要加强审查力度,而关于涉嫌欺骗的惩罚,也绝对不应该只是归还善款而已。
当下,中国的互联网慈善网络平台,如同一艘在信任危机中摇摇晃晃的小船,随时都有倾翻之祸。
雨滴筹申请网页上的诚信承诺
欺诈者的可恨之处在于:毁了网络平台的信誉,消耗了人们的爱心,因此断送了真正贫困者最后的一点获救的机会。
如果你还可以挣扎,请别轻易动用连蕊茶的力量。
这是一片纯善之地,有人真的靠它救命。
▼
End
/ 点选图片阅读以下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