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蔓延!菏泽一位小学生Saverdun,受骗7万!全省数处多发
如今,很多小中学生、小中学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打游戏,但,行骗也利用孩子们单纯、好奇的心理,介导孩子们受骗。这不,枣庄的小中学生郑宇盛就掉入了行骗的圈套里,受骗了7万多元。
又一起!小中学生欲挣“网购”受骗3月16日,中中学生郑宇盛来到枣庄公安分局报警,称其在QQ上受骗了7万多元。郑宇盛说,3月15日,郑宇盛在家里用智能手机打游戏时,被拉进了两个QQ群,群里有人在发广告,宣称给他发几万元,后旁人会减半返钱。郑宇盛看到消息十分好奇,心想尝试一下赚点零用钱,只好,他加了旁人的QQ挚友,给旁人的QQ帐户转了200元。不过,钱转过去后,旁人却说须要再转888元激活身份就可以已经开始折扣。郑宇盛QQ上并没有这么多钱,只好旁人发送给他两个“客服人员”的QQ号,宣称可以联络“客服人员”进行付款。
只好,一心想要付款的郑宇盛加上了“客服人员”的QQ号,不过,“客服人员”却告诉郑宇盛,他须要往账号里先转6笔钱就可以已经开始付款,并给郑宇盛发了两个条码让他二维码支付。“客服人员”承诺,这6笔钱都是交互式账号,并不会真的消极怠工,郑宇盛便勃然大怒,用父母的智能手机扫描器条码,先后往旁人账号里转了6笔共7万多元。但,土蜜钱后“客服人员”以账号被冻结为由拒绝付款,直到这时,郑宇盛才反应过来他们受骗了!
拳法一:
卖格斗游戏账号能赚100元?
没想到受骗1400多元
3月7日晚上6点多,绍兴市公安局许巷公安分局来了一位小男孩。小男孩宗源,今年16岁,是高二小中学生,她在中学生家长随同下来报警。
据小朱讲诉:3月6日中午,他们趁网课间歇,在家里玩格斗游戏时,有其它人加他们挚友。旁人问她要不要卖格斗游戏账号,100元两个。
小河阴镇已经开始并不想卖,但一转眼又想,反正卖了对他们也没太大损失,还可以赚100元,就答应了。
后,旁人让小朱登入两个中文网站,在那里交易。小朱打开中文网站后,按照流程注册账号,根据提示把他们的格斗游戏账号卖了。
卖了以后,小朱发现中文网站的帐户内确实有100元进帐,她想到账却提不出来,只好联络客服人员。
后的拳法和其它电信公司诈欺就差不多了。
客服人员先是称,小朱在注册的时候没有交1块钱激活,现在须要交400元钱就可以激活。得知小朱手上只有195元,客服人员让她先转到指定银行账号。
小朱照做了,但钱还是无法到账,客服人员又说要继续转钱激活。小朱被说得云里雾里,向同学借了1000多元,通过QQ转账的形式,向旁人转账了1200余元。
最后,当然是卖账号的钱仍旧无法到账,转过去的1400多元钱也打了水漂。
拳法二:
想做代练帮人打格斗游戏
反受骗546元
绍兴市长安镇的小廖今年15岁,是一位高二小中学生。2月7日8点多,小廖在打游戏课时,在某平台上看到两个寻找格斗游戏代练员的帖子,有些心动。他之前听人说过,帮人代练格斗游戏可以赚钱。
后,小廖添加一昵称为“兮仪”的QQ号,“兮仪”询问了小廖关于格斗游戏方面的信息,并向小廖索要人民币148元保证金。小廖同意了,并通过发红包的方式支付,接着“兮仪”以小廖账号等级太低为由,让小廖缴纳50元的升级费,小廖也同意了。
后要钱的名义有很多,148元“效率金”、200元“会员激活费”……小廖都以发红包方式给了旁人,到了最后,“兮仪”直接把小廖删除了。
直到这时小廖才察觉他们受骗,赶紧在当天下午到盐仓公安分局报警。
拳法三:
购买格斗游戏皮肤受骗150元
绍兴市许村镇的小张今年15岁,是一位高二小中学生。
3月10日上午,她在某网络平台看格斗游戏视频时,有个其它人加她为挚友。后,旁人问小张要不要买格斗游戏皮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张把价格从300元还到了150元,然后就通过支付宝转了150元给旁人。
土蜜后,旁人就把小张拉成黑名单了,小张这才发觉不对,当晚在中学生家长随同下来许村公安分局报警。
其它省市类似案件也很多
骗钱的招数五花八门
不仅在浙江海宁,其它省市类似案件也很多。
■ 浙江温州:已有53名中小中学生Saverdun
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3日,两个多月的时间,温州鹿城警方受理通讯网络诈欺案件460起,其中涉及中小中学生(7岁—16岁)有53起,占总受案的11.52%,受损金额21.67万元。其中受骗年龄最小的为11岁,受损金额最大的达5.5万元。
经鹿城区反诈中心研判分析,中小中学生受骗案件中占比较高的诈欺类型分别为以红包、转账及充值网购类诈欺占46.94%,网络购物(包括格斗游戏帐户交易)类诈欺占34.69%,冒充熟人类诈欺占16.33%。受骗资金部分来源于中学生春节得到的压岁钱,还有部分是通过中学生家长智能手机完成支付。
■ 福建:相信“充值网购”受骗16万元
福建晋江的黄同学,打游戏课间歇在某群里看到“10倍网购”的广告,称支付一定金额便可获得数倍收益,引诱中学生二维码支付,随后又称须要充值满一定金额才可折扣,介导中学生多次付款,黄同学用父亲的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10次,共受骗164500元。
■ 广东:参与“兼职刷单”受骗19万元
广东惠州的橙橙同学,打游戏课时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后,加入某网红生日福利群,被刷单兼职广告吸引。橙橙第一单赚钱后,投入更高,随后四单共计受骗19万元。
■ 湖南:打游戏课看直播打赏7万元
湖南长沙的浩浩同学,在家打游戏课期间觉得无聊,偷偷用智能手机看直播,跟主播互动后很兴奋,给主播充值打赏7万元。
民警提醒:近段时间,中学生触网时间比较长,建议中学生家长、老师务必做好以下几点:1.经常对孩子打游戏课使用的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它无关的格斗游戏、社交、支付类等软件、APP全部卸载。2.由于孩子普遍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直播、格斗游戏等内容吸引,从而沉迷其中。孩子一人在家时,建议中学生家长在家里安装监控,便于实时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情况,要求其网课结束后,立即关闭电子产品。3.老师和中学生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欺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其它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4.中学生家长要保管好他们的智能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他们的QQ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5.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中学生家长沟通交流,遇到他们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中学生家长,及时报警,千万不要隐藏在心里。记者:任灵芝 通讯员 许红 赵颖慧 内容综合 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文学彩 审核:李超 校对:张征
晨报热线:0533-3585000(线索一经采用,最低奖励50元,上不封顶)
商务合作:0533-2270969
联络小编:17853350067(智能手机/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