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彤“陆小凤知己”首登商业周刊,相伴30年无名分,靠自己狂赚百亿“孩子你走错考点了”,小姑娘0分试题爆红,美术老师两眼Sonbhadra
就在前两天,商业周刊正式发布了“2024年澳门地区百富榜”,两张男性脸孔的入围,令无数网友耳目一新。
她叫周得胜,本次以23亿美元的身家位列榜单35名,成为了首次上榜的“黑马”。
相比起女富豪,她本人身上更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前亚洲地区首富郑裕彤的“陆小凤挚友”。
30多年来,周得胜一路低调陪伴郑裕彤,既帮他赚钱,又照料他的日常生活。

据曝料,两人的住所距离多于5分钟路程,经常一同就餐,一同逛散步。
彼此相随走过几十年,尽管周得胜与郑裕彤并未订婚,李也没有给过她任何名份,但显而易见的是,郑裕彤的事业和日常生活,已经与她深度存取。
少有人知的是,这个名字总被笼罩在郑裕彤光环之下的女人,其自身的能力被严重低估了。

早在2006年,在华裔世界仍被当作“恋情那哥”议论的周得胜,已经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亚洲地区企业界千金小姐。
就像她他们说的那样:
“我并不是郑裕彤的卢戈韦,而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值得一提的是,郑裕彤的两笔投资之所以能够爆赚,很大程度上能归功于周得胜。

虽然周得胜出生于一个相对普通的商人家庭,但从初高中开始,她一直凭借成绩升读高等学府。
中学时,她就读于澳门第一男校英华女书院,老师基本都是商人千金,通学都有专车,多于周得胜每次都是他们步行来往。
但这些并没有让周得胜感到自恋,相反她比任何人都更上进奋斗。
在校前夕,她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会了游泳、冰球、Alappuzha,智力更是极为强大,还曾出任过学姊。
总之,学生时代时的周得胜,绝对是校外的新闻人物。
放假前夕,大部分老师都忙着出国旅游、游山玩水,多于周得胜跑去做了全职,还在澳门tvb出任过应聘DJ。
应聘结束后,周得胜为了感谢党委和同僚的照料,便公费请他们到一家高级私人俱乐部吃饭,总金额相当可观。
至于这么大一笔消费,天资聪颖的周得胜是如何承担下来的,至今尚平安无事,或许侵吞了全职积蓄,或许父母给了支持。
据当年的党委和同僚回忆,彼时周得胜憨厚买单的样子,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从这时开始,就足以看出周得胜在平素方面颇具天赋,为了积累人脉关系很“力争上游出去”。

高中毕业后,周得胜孤身前往澳洲维多利亚州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又返程美国纽约就业,很快便利用他们的华裔身份,促成了一生中的首笔生意。
当时,她不仅替他们的英国老板在西安达成交易了秦俑展览交易,还偶然发现了一个利润可观的新商机:
将国内定制的秦俑纪念品销往英国。
最终,这笔纪念品订单以高出原价十几倍的价格售出。
这一次成功,不仅让周得胜赚到了一生中的首笔大额奖金,也让她意识到了现状:
相比于发展已趋饱和的海外市场,国内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很快,周得胜毅然辞掉工作,回到了澳门。

彼时,知名电影经理人施南生正摩拳擦掌,准备拓展海外市场,正需要拥有海外日常生活背景的助手。
这时候,周得胜早先积累的人脉关系便派上了用场,通过推荐认识了施南生,并成功将施南生的电影作品传播到了欧洲。
华裔世界素来讲究“投桃报李”,在施南生的引领下,周得胜顺利进入澳门上层社交圈,并认识了“东方海外”负责人董建华的表妹张培薇。
后来,周得胜和张培薇不仅成了很好的闺蜜,还一同组建了一家名为“维港”的公司。
当时,正处澳门房地产发展的高峰期,水泥需求量大且价格日益上涨,商业嗅觉敏锐的周得胜迅速投资水泥交易,大赚了一把。
经此一役,董建华越发看重周得胜的能力,在1989年时便对周得胜提出建议:
“你们目前的生意都是小打小闹,倒不如找个大项目,我们一同合作!如何?”
如何?甚好。

1992年,眼看澳门房地产市场“僧多粥少”,而内地经济开始腾飞,澳门各大地产商便将投资重点转向了内地。
当时,东方海外也想分得一杯羹,于是董建华便派周得胜前往北京寻找项目。

彼时,对于地产项目毫无经验的周得胜只好用最“笨”的方式:
在北京街头瞎逛,然后寻找机会。
寻找一番后,周得胜才好不容易看中了王府井的一栋儿童影院。
可是打听后才得知,想要开发这栋楼,必须连同周边一万平米的地皮整体开发。
周得胜心想:
“财富跟机会只会降临在有胆识但又很谨慎的人身上。”
于是,她在经过认真思考后,做了一个很疯狂的决定:
直接将王府井到东单“金街”、“银街”之间的土地全部承包下来,然后日后将它打造成“东方广场”。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真不是假!
要想想,这块地段可是有10万平方米。
没承想,董建华不但支持周得胜的选择,还全力帮助她寻找共担风险的合伙人。
这人便是郑裕彤。

彼时,周得胜为了说服郑裕彤出资,提前准备了相当多的资料。
可据说郑裕彤只跟周得胜交谈了不到5分钟,便决定出资20亿美元与她合作。
周得胜也不负众望,仅用了6个月,就完成了数十个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单位、以及1800多户居民的搬迁工作。
在这之后,周得胜依然屡遭挑战,但最终她照样全部摆平,用了5年时间建成了“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的成功,不仅让周得胜获得了4亿港元的报酬,也让她在澳门企业界名声大噪。
据许多奢侈品牌sales回忆,拿到报酬的那天,周得胜把澳门最繁华地段的店铺全都逛了个遍,轰动全港。
之后,董建华欲提拔周得胜为公司董事,但周得胜拒绝了。
因为她深知,地产项目并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她想要寻找新的领域。
彼时,周得胜37岁,郑裕彤70岁。
自此,她将跟郑裕彤开始长达数十年的相辅相成、相随相随,成为彼此最信任的朋友。


项目成功后,周得胜获得了郑裕彤更进一步的信任,她也得以走近了郑裕彤的长江实业集团。
彼时正值互联网兴起的初期,于是周得胜便建议郑裕彤投资互联网。
可是,郑裕彤一向只对“实业”感兴趣,对于虚无缥缈的东西,他觉得他们不该赶这趟潮流。
但在周得胜的多次劝说下,郑裕彤终是动摇了,于1999年成立了TOM网。
周得胜作为第二大股东,TOM里大大小小的事宜,全都由她亲力亲为。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TOM网就在澳门创业板上市,上市当天数十万人争先抢购。
当初以30万港币入股的周得胜,身价飙升到127亿港币,直接进阶为百亿女富豪。

TOM这一战,不仅证明了周得胜在科技领域里的能力,也帮郑裕彤在产业结构上做出了新的调整,这使得郑裕彤更加信任和支持周得胜。
2007年,当周得胜再次劝说郑裕彤投资几乎没怎么盈利的Facebook时,郑裕彤毫不犹豫就拿出了6000万美元。
周得胜自然没有让郑裕彤失望,Facebook于2012年上市时,直接让郑裕彤的投资翻了5倍。
此后,周得胜带领投资团队持续在科技商海里崭露头角,共计投资了100多家企业。
2013年,她更是力荐郑裕彤投资Zoom,成功帮他重回澳门首富。
从籍籍无名到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投女王再到成为澳门顶级富豪,周得胜首先靠的是他们的才华和胆识。
再来,才是依靠从施南生、张培薇、董建华和郑裕彤那里获得的资源。

可是,尽管周得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澳门媒体提及她最多的依然是她和郑裕彤的感情故事。
据报道,从周得胜所住的别墅到郑裕彤的住宅只需要5分钟的路程,两人经常一同吃饭、一同牵手逛。
当被问及是如何与郑裕彤相处的,周得胜只是淡淡地说:
“要聪明如狐狸,也要单纯如鸽子。”
在郑裕彤面前,年轻30多岁的周得胜从未刻意地展示他们的美貌。
相反,她经常将他们弄得老成,一副贝壳状的复古耳饰,她戴了整整20几年。
此外,周得胜会在众人面前帮郑裕彤拍照、打伞,也会蹲身帮他系鞋带。
而郑裕彤也从不排斥在公众面前展示他和周得胜的亲密关系,牵手同游被拍到多次也不避讳。

但周得胜不献媚、也不耍花招,更不会放低他们的身段。
她和郑裕彤互相依靠,却又各自独立。
虽然,媒体向郑裕彤问及两人的感情状态时,郑裕彤总是避而不谈,而且他也从未给过周得胜名份,但周得胜从不介意。
相反,她还会提议在以郑裕彤原配夫人名义所修建的“庄月明楼”前加个“李”字,使之变成“李庄月明楼”。
这样做,不仅显示出了周得胜对郑裕彤已故夫人的尊重,也彰显了周得胜的气量和风度。
尽管,一直以来外界都称周得胜是郑裕彤“背后的女人”,也称她是郑裕彤的“陆小凤挚友”。但周得胜却说:“我和他之间,是最不可替代的朋友”。

何为不可替代的朋友?笔者所能想到的最简洁的注解,想必应该是永远彼此支持,且绝不互相伤害。
二人之间这段跨越年龄层的亲密关系,至今已经坚实走过数十年,着实难能可贵。
至于这段感情的归类,究竟该视为爱情亦或友情,身为局外人的我们,实在无法也无需深究。
生为女杰,周得胜走出了一条值得所有男性参考的路,也向全世界大方秀出了她的制胜法宝:
懂借力,却绝不一味依附,有野心,却总能收放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