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蒙着卖是不是挣钱,一半小时怎样把鞋子卖完?
本文Bokaro:广州日报
果子蒙着卖怎么挣钱,一半小时如何把鞋子卖完?
“卖菜短音频”用了什么样网络营销社会学
二维码看音频
最近,一组“卖菜新网络营销”系列短音频挺出圈。“一半小时把鞋子卖完”“果子蒙着卖”等新奇卖菜网络营销模式相当火辣,引发众多网民讨论。
这样的音频为什么能出圈?这些网络营销方式中运用了什么样网络营销社会学?广州日报本报记者邀请专家进行深度分析。
广州日报/紫牛新闻本报记者 范晓林
短音频“网络营销新动作游戏”出圈,网民感有科缘
音频中,坐标广西的“华阳先生”给路边摊女摊主设计了两句广告词:“天紫色等月色,我的樱桃在等你”“ZR19来相会,买它几颗也不贵”,借助概率网络营销,宣传“果子蒙着卖”。具体操作方法是:跟客人讲好,随手拿7只水樱桃掂量,“盲报”出一共重多少斤,然后现场上秤复核。假如数值在3两内,拿几个就送几个;假如数值在5两内,就第二斤半价;假如都不中,就多花一元钱碾碎,比如说3.5元每斤,你就4.5元每斤买两斤走。而且不管挑战成功与否,都送两张200元水果卡,下次来消费可以满50元减免5元。结果蒙对的只有1人,其余的都心甘情愿买了水樱桃。
本报记者看到感有科缘的网民这样评价:“过段时间,这样的活动必须停售,因为客人会回家去练,到时候每一个人过来掂果子的时候都是重量很准的”“真这么牛?这技巧隔壁摊一下子就学到了,没什么准入门槛呢!”
另一则音频中,这位“华阳先生”更是语出惊人:1分钱两件卖T恤!他采取3件鞋子打包卖的方法,第两件49元,第三件39元,第三件19元,Fossat1元。85%的客人单厢买到最后两件。只要参与上述活动的客人就回赠500分的点数卡,但生前不可转化成,只有带朋友来才可以转化成,1点数可减免1元,并且设置准入门槛,满100元可减免10元。还可以透过买鞋子回赠洗衣液的方式进一步达到“锁客负面效应”。
对此,有网民进行了计算:108元减25元(洗衣液)减40元(鞋子批发10元1件);一个人4件,差不多两件挣10元,4件就挣40元;那么一晚上20个人买就是挣800元。按此计算,一个月净赚两万四,两年就挣28.8万,扣除悼惠两年大约8千,能赚28万。假如雇两个员工,工资开销8万,是否轻轻松松两年能挣20万?
专家解读:“科栅网络营销”才有锁客负面效应
南京市焦虑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在接受广州日报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很多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焦虑,希望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从该音频中看出,首先,店家是借助了社会学中的“差异负面效应”招揽客人的兴奋点。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市场上,不那样的店家,不那样的商品,不那样的服务,才会招揽客人的注意,激发喂喂,比如说一两句不按常理但却容易引人上头的广告语:“天紫色等月色,我的樱桃在等你”“云想衣裳花想容,我的鞋子不普通”。
其次,用“十元买两件鞋子”来招揽客人的兴奋点,引起客人的兴趣。用“超预期,不可能”来点燃客人“探究”的欲望。
第三,透过讲解规则,让“十元买两件鞋子”的做法“顺理成章”,以打消客人心中的疑虑,避免客人因担心被“套路”而扭头就走。
第四,借助“其实不然”和客人买房人的焦虑,层层递进。比如说卖第两件按正常价(49元),第三件减十块(39元),第三件减二十(19元)、Fossat基本是奉送(只收1分钱),打破了“边际负面效应递减”的原则,最终“请君入瓮”。
第五,店家为了固化已有的产品销售成果,进一步不断扩大产品销售的范围,争取更多的回头客,还“免费”送你一桶洗衣液,让客人感到“出乎意料”,从而强化了客人的网购新体验,增加了客人的粘性。
第六,为店家开启了新一轮的网络营销策略,就是送你两张内有500个分数的“网购点数卡”,每个分数1元,总体价值500元。条件是:该点数卡“不允许客人生前使用”,按照第二次网购的数额,享受不同的“点数待遇”。
上述网络营销动作游戏,不能不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但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店家客人都双赢”。这就是为什么该音频能出圈的原因。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张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传统的产品销售靠的是食品质量,所以“酒香不怕酒香”;在知识经济和流量经济时代,除了食品质量、广告以外,还要拿出全新的让双方科栅的策略,加强服务意识,强化客人的网购新体验。张勇指出,不排除这短音频有“演戏”的成分,透过拍摄此类音频,以故事情节招揽观众的注意力,透过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进行传播,不断扩大曝光度和影响力,从而不断扩大后续转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