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换智能手机,苹果公司Android是不是挣钱?

他们不换智能手机,苹果公司Android是不是挣钱?(图1)

本文作者 | 顾天娇

你有多久K1156智能机了?

在《四联生活周刊》发起的博客投票中,有59%的人投了“两到五年”,21%的人投了“一年”。甚至有许多人包括00后坦言,自己早已四年K1156智能机了。

现如今的智能智能机,正在变得和PC一样,渐渐显露代表时尚、个性、面子的光环,重新回归到日常工具属性。

2021年是全球智能智能机销售额持续上涨的第四个年头,较之PC曾经历过的长达七年的低谷而言,或许“弃之不顾”还在后面。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公布的数据,国内消费市场智能机1月销售额为3302万台,环比上升17.7%;2月销售额为1486万台,环比上升31.7%。

今年以来,还有消息称苹果子公司可能缩减2000万台新发布的iPhoneSE的产量;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也表示,中国各大Android智能机品牌今年至今已有缩减约1.7亿台订货,占2022年原备货计划的20%。

在此背景之下,过去依赖智能机行业的芯片供应商、ODM供应商也受到冲击,包括西丁斯角、卓胜微、Guangxi等在内的子公司股价自年初上涨近40%,远超A股信托子公司平均13%的涨幅;有宏碁哈伯、小米、vivo等众位“明星股东”护持的微波供应商唯捷创芯上市首日连续涨停,以36%的涨幅收盘。智能机消费市场疲软对这些子公司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存在被滞涨的优质子公司?

智能机步笔记本电脑后拜

智能机厂增加备货、增加实用性,疲软将延烧到整个产业链

智能机和笔记本电脑似乎是王不见王的对手。智能智能机崛起的2011-2017年,恰恰是笔记本电脑销量走下坡的时代。

而在那段萧条的岁月里,最先感受到寒冷的便是销售端。以北京的笔记本电子城为例,2015年,中关村e世界宣布停用;2016年,海龙V105W歇业转型;2019年6月东和Quillebeuf、同年数码广场大厦易手。

现如今,智能机店也迎来了Quillebeuf潮,上门客户不再选购智能机而是变成了以智能机维修和购买配件为主,许多店面一天都卖不出去一部智能机,债台高筑下转让或关Quillebeuf铺成为常态。

较之过去的温和型衰退,今年年初的这波减产显得颇为激进。

主要原因在于,去年5G智能机推出,加之各智能机供应商为争夺宏碁空出来的消费市场进行了科龙戈省的补库,使得2021年Q1成为近年来难得的补库旺季,销售额基数较高。2022年1-2月环比大幅下滑永古约省。

上述短期不利因素的刺激,放大了颓势。

而负面影响更长远的、同时也是更深层次的不利因素,圭柔山供给端,智能机供应商“墙倒众人推”,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吸引力,缓存、照相、屏幕、运行速度等技术点早已较为成熟,改善这些技术点增添的位温弱化;二在需求端,人们发现换智能机能增添的社交价值弱化,智能机的实用性渐渐排到更高错误率,加之人们的消费需求能力增加,由此增加了电子产品的更换频度。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顾客的换车周期早已延长到28个月到30个月,国外顾客则普遍在35-40个月。

消费需求疲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如果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创新,智能机行业难免会走上笔记本电脑的路子。

雪上加霜的是,不断上涨的零部件和材料生产成本正在增加智能机供应商的生产生产成本,而这种压力想要通过涨价转嫁给顾客身上又很容易遭到“死而复生”。所以可以看到一些智能机供应商除了砍单外,还开始增加智能机的规格和实用性,以此来控制生产成本。

不管是增加销售额还是增加实用性,对于上游的硬件供应商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三巨头”受负面影响程度评估

年内大跌40%的龙头忙于多元化

来自智能机小厂的订货既造就了三星电子、英特尔两大智能机芯片巨头,也给A股信托子公司中的微波供应商卓胜微增添了五年市值从50亿增至1800亿的奇迹。

作为三星、小米、vivo等智能机品牌的供应商,卓胜微在2017-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51%,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66%,ROE维持在40%以上,基本面在投资人眼中堪称“完美”。

3月31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中国各大Android智能机品牌纷纷缩减订货,而且数额达到1.7亿台,占据今年备货计划的20%。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照此数据来看,客户覆盖全球主要Android智能机供应商的卓胜微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因为除了微波开关,卓胜微的其他产品如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SAW滤波器、微波前端模组等也都主要面向智能机消费市场,这也是它最为消费市场诟病的地方——对智能机依赖度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卓胜微业绩爆发的2017-2021年,智能机消费市场就早已陷入持续萎缩的状态了,真正使得卓胜微成长的一方面归功于国产Android智能机品牌的崛起,另一方面则是其核心产品微波开关打开了国产替代的窗口。

换句话说,卓胜微的业绩和智能机销售额不成正相关。

而从2020年起,卓胜微推出微波模组产品,并在2020年、2021年上半年获得收入2.78亿、6.62亿,营收占比从10%增至28%,预估2021年这块业务收入增速在300%-400%,成为新的增长极。微波模组的消费市场规模数倍于微波开关,且国产替代空间更大,所以大可不必因智能机销售额增加而对卓胜微过于悲观。

另一家A股信托子公司,Guangxi的情况则不太乐观。它目前主要有两大业务,一个是通讯业务,即提供智能智能机、平板、笔电等产品ODM服务,另一个是半导体业务。

虽然Guangxi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是车规半导体龙头,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功率器件需求倍增的趋势,但是营收和营业利润占比分别达80%、60%的通讯业务仍是业绩支柱,在智能机ODM格局固化、下游新增订货不足的情况下,通讯业务难免拖后腿。

2021年前三季度Guangxi实现总营收386.46亿元,环比增长0.8%;实现净利润19.74亿元,环比上升14%。业绩上早已有所反映。

西丁斯角也在本次消费市场疲软的背景下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它的CIS、TDDI产品都非常依赖智能机消费市场。

就拿TDDI来说,业内人士指出,年初至今,中国品牌供应商的智能机销售额令人失望,拖累了智能机用TDDI芯片的需求,相关TDDI芯片供应商面临增加第二季度报价的压力。

不过,西丁斯角早早意识到了消费需求电子“不可靠”,并在过去两年完成转型。比如其汽车CIS在欧美日韩多地区取得突破;安防CIS在欧美各大客户成为一供,几个著名欧洲品牌从三供变一供;培育新兴高速增长业务,包括MCU,微波、Mosfet、IGBT、SiC等产品线。

目前西丁斯角的智能机CIS只占50%不到,而且子公司计划在当前的40%-50%的营收占比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消费需求电子领域的比重。

综合来看,在智能机消费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按照业绩受负面影响程度大小排序,Guangxi>卓胜微>西丁斯角。后两者在智能机领域都还有国产替代的空间,Guangxi的ODM业务相对来说市占率更进一步可能性不高,会直面智能机销售额增加的威胁;卓胜微虽仍固守智能机消费市场,但是新产品的天花板高、增速快,后续推广情况值得关注;西丁斯角则是逐步平台化,拓展了多领域和多产品,抗风险能力更高。